昌邑:精准监督织牢农村供水“安全网”

(2025年08月1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通讯员 周瑶
  “村里的水多少钱一方?水质怎么样?”近日,昌邑市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深入部分镇村,对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开展整改“回头看”。农村供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守护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线”,昌邑市纪委监委将精准监督贯穿农村供水保障全过程,通过织密监督网络、聚焦关键环节、压实整改责任,全力筑牢农村供水安全防线。
  昌邑市纪委监委统筹监督力量,成立昌邑市纪委监委监督问责和昌邑市水利局实施推进“双专班”,构建“日常监督+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立体监督模式,凝聚监督合力。组建8个检查小组下沉一线,深入水厂车间、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一线察访、调取水质检测报告、分析生活用水数据等方式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27条。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张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追踪、有责任、有结果。截至目前,共查处农村供水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15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
  针对在监督中发现的管网动态老化、设备故障等问题,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投资280万元全面更新管网、修缮设施、优化水质;聚焦水质季节性波动,常态化检测43项出厂水指标和8项末梢水指标,切实提高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和水质达标率,受益人口达10万人。
  在强化问题查处的同时,昌邑市纪委监委注重标本兼治,推动建立长效机制。聚焦监督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县、镇两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管网维护管理,强化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同时,制定《农村供水管理问题整治方案》,健全“水厂自检+县级巡检”水质监测体系,常态化开展自备井使用、水质、水价、管网“四合一”拉网排查,试点安装物联网水表、智能卡表1360块,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计费交费,在村委会可“云端”查看水费水量,真正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明白水”。同时,督促该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提升集中供水覆盖率和供水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供水难题。
  “最近,我们村改造了自来水管道,安装了智能水表,在手机上就能交水费了,用水也更加放心了。”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西郭村村民穆先生告诉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如今,在精准监督的护航下,昌邑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更加规范,水质达标率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