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没想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链式预审’这么高效,我们的批量发明专利已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授权速度将比常规情况快近70%,这下我们对技术转化心里有底了!”近日,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刚进入快速审查通道的专利受理通知书,对潍坊市市场监管局的精准服务竖起大拇指。这是潍坊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抓手,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创新成果保护慢、转化难”的生动实践。
作为我国磁悬浮行业领军企业、潍坊磁技术产业链“链主”企业,天瑞重工近年在磁悬浮领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创新成果。但在推进技术产业化时,企业却面临“专利申请周期长、布局不精准”的难题——常规情况下,发明专利授权需12至18个月,若等专利落地后再推进产品量产,不仅可能错失市场窗口期,还存在技术被侵权的风险。“我们的磁悬浮节能装备想快速应用到节能环保领域,可专利没授权,就像‘捧着金饭碗却不敢动’,生怕投入大量心血研发的技术白费。”天瑞重工研发负责人的担忧,道出了不少创新型民企的共同困境。
市市场监管局在“十院百企千人”知识产权服务行走访中,了解到天瑞重工的迫切需求后,立即联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以“全流程陪伴、精准化破题”思路打通服务堵点。
审前对接,“手把手”打磨专利质量。针对天瑞重工技术“向前辐射零部件、向后关联整机”的特点,保护中心组建专业的团队,通过20余次线上线下沟通,“面对面”指导提炼磁悬浮电机的轴承结构、散热系统等核心技术要点,“一对一”优化专利布局方案。
审中合议,“三方联动”扫清障碍。创新推出“企业技术人员+专利撰写人员+预审审查人员”三方合议机制,通过线上会议+线下研讨结合的方式,逐一排查“技术方案与现有成果重叠”“权利要求不清晰”等潜在问题。
审后追踪,“全周期”护航转化。预审通过后,服务团队持续跟踪专利审查进度,实时提醒企业补充答复意见,并同步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专利后续转化提供“技术匹配+侵权预警”服务,推动创新技术快速对接市场。
如今,天瑞重工预审合格的高质量发明专利已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授权周期将从常规的18个月压缩至5个月左右,提速近70%,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专利‘快一步’,市场就能‘抢一步’!”企业负责人介绍,依托快速落地的专利保护,公司已启动与专利相关产品的量产计划,带动产业链多家配套企业同步扩大生产。
不仅如此,市市场监管局还同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开展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专项执法,为天瑞重工等民企筑牢“防护网”。今年以来,全市已为102家重点民企提供知识产权精准服务,帮助企业专利授权平均提速65%,有效推动民营经济从“规模竞争”向“创新制胜”转变。
“我们会继续扩大‘十院百企千人’服务覆盖面,针对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民企聚集领域,配备专项服务小组,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硬支撑’。”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