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际合作蓝图转化为农业发展实景

——高效农业示范推广交流会侧记

(2025年09月1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宋玉璐
  九月的潍坊,秋风送爽。9月12日,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场聚焦中日韩农业合作的高效农业示范推广交流会如约而至。
  作为2025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的分项活动,这场融合学术与产业交流的会议,汇聚了三国农业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与机构负责人,交流技术、互鉴创新、畅叙情谊,在产业对话中,勾勒农业国际化合作的新路径。
  9月11日下午,与会嘉宾来到潍坊国家农综区,参观了农综区总部基地综合展厅、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青岛代表处首席代表皆川幸夫在数据分析中心演示屏前驻足,仔细询问设施农业面积、数据传输实时性等问题,在翻译人员的同声传译中认真思索、频频点头——这些基础数据,正是日本企业制定合作方案的核心依据。
  在潍坊汇金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种植控制系统的操作界面成了全场关注的“焦点”。公司董事长徐宝刚邀请嘉宾来到示范棚中,详细介绍种植示范试验情况和公司的智能化种植技术。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经理王志臣,顺着徐宝刚的介绍,盯着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实时跳动的数据,连连赞叹,他对记者说道,这趟会前的考察参观之旅,收获颇丰。
  9月12日9时,交流会正式启幕,思想碰撞与务实对接交织上演。会上,“日本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揭牌,这意味着日韩的高端果蔬种源、改良农资不再只是展会橱窗里的展品,而是将在潍坊的土壤里扎根结果。作为本次交流会的主办方之一,同时也是“日本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的日方共建代表,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农业商务促进会代表理事高鹏表示,“这个园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引进’或‘产品贸易’模式,是一次系统性、平台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园实现“引进-培育-推广”的全链条本土化,“国际合作”不再是纸面蓝图。
  在推介路演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曹斌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日本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现状,他的发言引起了在场嘉宾的深刻共鸣。日本株式会社一诺博世的小冢宏昭展示高温对策遮光网,PPT里“DioCoolWhite”的应用印象图将遮光原理标注得清晰明了,潍坊企业代表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认证互通”也极具话题度,新日本检定协会田形肇提及“中日检验检测结果互认范围将扩大”时,让在座企业代表眼前一亮、倍感振奋……
  中外企业“一对一”的洽谈对接,更将合作推向实处,“日韩优势+潍坊实力”的双向赋能,让“高效农业”不光看得见,更能学得会、用得上。
  论坛落幕,但嘉宾们的交流仍在延续。企业家们走出会场,脚步轻快:“这场论坛让我们看清了国际合作方向,接下来就是把‘纸上方案’变成‘落地成果’。”
  三国“农业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但他们留下的技术共识、合作意向与创新思路,为潍坊农业国际化之路埋下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