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韩子进
潍城区青年路小学教师刘佳璐扎根讲台六年来,以爱为炬、以责任为尺,在语文与道法教学的沃土上深耕不辍,用真心与行动诠释着“四有”好教师的真谛。
在语文课堂上,刘佳璐坚决摒弃碎片化教学,将“大量阅读”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构建起“教读 自读 演读”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她推行的“声临其境”阅读计划,让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演绎等形式,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文字魅力,让阅读真正走进心灵。课后,她常常留在教室,陪着孩子探讨书中故事,或是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辅导,耐心的身影成为教室里最温暖的风景。
作为学校道法学科牵头人,刘佳璐大胆探索教学改革,提出“道法生活化,活动项目化”的创新思路。她精心设计“社区观察员”项目,让孩子们走进社区记录文明瞬间、发现待改进问题;推出“校园小交警”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维护。在实践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遵守规则、关爱他人,更懂得了如何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道法课堂也因此变得鲜活生动。
从教路上,身边前辈的敬业与坚守始终感染着刘佳璐。她明白,“敬业”不是不计代价的付出,而是把备课、批改、谈心等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积极”不是永远精力充沛,而是疲惫时仍愿为孩子多讲一道题、多聊一会儿天的温柔。这份对教育的赤诚,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刘佳璐说,她会继续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潍城教育的百花园中,用爱浇灌每一颗童心,用心守护每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