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武玉雪 文/图
日前,记者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山高科苑花语田园综合体设施大棚里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草莓种植槽,一排排一架架,新颖气派。
“目前已基本完成种植前的所有基础设施安装工作,很快进入草莓苗移栽阶段,9月下旬完成移栽。我们使用自己培育的高架穴盘草莓苗,有‘中莓香玉’‘建德白露’‘梦之盈’‘香蕉草莓’等优质品种,预计一个棚栽植5000株苗子,产量在5000斤左右。”山高科苑花语田园综合体项目经理王凤强介绍,在这里,草莓并非生长在地上,而是整齐地“悬浮”在离地1.4米的一排排高架种植槽中生长,每一株草莓都通过基质和无土栽培技术扎根,水肥通过智能管道精准输送到根系。这样不仅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困扰,提高种苗成活率,而且种出的草莓品质好、口感佳,干净卫生还便于采摘,进一步释放了空间潜力。
今年以来,石埠子镇围绕“一镇一产业提升”谋篇布局,充分发挥“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等特色种植优势,持续推动科技兴农实践,通过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强化科研合作等举措为特色种植赋能,让设施农业结出增收致富“甜蜜果”,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
“到11月底,首批高品质草莓就能上市销售,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我们还会依托‘安丘天路’发展草莓采摘,打造集种植、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草莓主题公园,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王凤强说。
今年以来,山高科苑花语田园综合体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成立草莓实验示范基地,引进草莓高架穴盘育苗,规模化培育“中莓香玉”“香野”等畅销草莓品种10余种;科学划分研学基地、组织培养室、采摘游玩等几大板块,构建“育苗科普-体验互动-文化研学”的全链条文旅生态。同时,发展高档观赏花卉种植,实现“黄金甲”“绿洲之星”“金蝶”等20种蝴蝶兰周年化生产,结合草莓采摘和花卉种植场景,实现生产与休闲消费衔接,丰富草莓主题公园内涵。全面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为农业增效提供新的样板,续写产业富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