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拼搏创新赢未来

——记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友

(2025年09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洪明
  1980年,王金友在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黄烟出口基地建设,他引进优良品种,带领技术员试种了5000亩烟草。这期间,他奔走在田间地头、烤烟房,白天黑夜连轴干,曾经连续三天三夜在高温烤烟房里为农民传授烤烟技术。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并掌握了中国“主料烟”的栽培技术后,他撰写了具有学术研究和经济价值的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国烟草》杂志上,全国有10万人次前来学习烟草栽培技术,诸城外贸年出口黄烟达到了1万吨,在全国名列前茅。
  1990年,王金友接任诸城外贸总经理,他立足实际,运用超前的战略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果断关停亏损严重的工厂,并带领工人发展鸡肉深加工产业,逐步确立了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实业兴贸、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思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王金友主动发起并联合全国150多家肉鸡加工出口企业组建行业协会,诸城外贸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雁”。他一方面联合会员企业从练内功抓起,在饲养、加工、检测、出口各个环节按照职能部门要求,形成封闭运行的一体化、标准化安全生产流程,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性;另一方面,他积极为行业发展奔走呼吁,他提出的议案为最终促成《畜牧法》颁布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1年6月7日,日本、韩国对我国出口肉鸡进行封关,禽肉行业形势严峻。王金友召集协会禽肉分会的成员在北京紧急召开理事会研究对策,并发动会员采取积极行动。他组织企业加强对日本、韩国相关方面的交涉,同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使行业面临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两个月后,日本宣布恢复我国禽肉进口,韩国也于当年11月初宣布解禁。
  作为一位农家子弟,王金友始终坚持“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的指导思想,使公司的发展始终立足农业、扎根农村,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公司的主业是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市场形势好时,公司随行就市收购农产品;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公司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决不让农民受到损失。
  随着诸城外贸生产规模扩大,公司的养殖、种植基地扩展到吉林、黑龙江等9个省、市(自治区),带动近百万农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带领众多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诸城市也成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目前,诸城外贸业务涵盖禽肉食品、玉米淀粉、天然色素等板块,构建起集饲料供应、熟食品加工、淀粉生产、色素提炼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达322.37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诸城市产业集群聚链成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其中玉米深加工、食品加工、食品机械等产业迅速崛起,这些产业的数百名企业老板来自诸城外贸的干部职工、合作伙伴、养殖大户,王金友在诸城外贸‘当家’28年,带动作用功不可没。”诸城外贸干部王永圣说。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为主要内容的“诸城模式”。王金友是“诸城模式”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他拼搏实干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创新求变的奋斗精神,正激励更多的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力拼搏。

  人物档案 王金友,男,1949年6月生,2018年4月去世,诸城人,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在任职期间,带领公司干部职工锐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在全国率先开创了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推动诸城外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利税连续20年过亿元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经营龙头企业。诸城市也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该市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在全国推广。王金友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