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供应链,融入产业链,串起共赢链,坊子区——

“供应链管理+园区”锻造发展新优势

(2025年09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吴晓强 通讯员 刘通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联动正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坊子区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创新“供应链管理+园区”模式,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协同联动、跨界融合、向新发展。
  打通供应链——
  从“千线散乱”到“一仓统管”

  生产线旁,零部件整齐码放;生产线上,工人熟练装配;总装车间外,物流车辆按时到来……一场高效协同的生产大戏正在潍坊市的一家“链主”企业内上演。令人意外的是,配送货物的不是供应商,而是来自坊子区的一家仓储物流企业——山东坊安新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0年的新城物流,最初为电器、农资提供基础仓储服务。2018年,公司从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型,成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陆续为电商、大宗物资、日用消费品、生产制造等行业客户提供“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
  与供应商向“链主”企业直接供货的传统模式相比,“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降本、提质、增效”。对供应商而言,通过物料集约管理可切实降低物流和人工成本;而对“链主”企业而言,带来的是供应链稳定高效。
  经过多年发展,新城物流为潍柴动力、潍柴液压、佛吉亚银轮、潍坊特钢等26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管理各类物料超7000种。公司经营管理的山东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不仅荣膺“山东省品牌物流园区”称号,更入选“潍坊市现代物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
  融入产业链——
  从“后勤保障”到“生产协同”

  走进坊子区占地500亩的山东北方国际物流中心,这里汇聚了近50家企业,顺丰速递在此设立山东省级枢纽,跨越速运也将其定位为鲁中转运中心。
  “全品类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山东坊安新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震霖表示,公司融合生产制造、日消品、电商等多行业需求与经验,成为产业链高效协同的“资源调配枢纽”。在不同品类仓库,机械部件、特种钢材、快消产品、电商包裹高效流转,不同行业的特点在这个现代化园区融合、优化。
  更深层次的变革体现在生产流程重构上。新城物流将质检、分拣、排序等环节前置至仓储端,使原本完成上述工序的时间压缩30%。公司创新性开展“供应链管理+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园区内顺丰、跨越等物流巨头形成了昼夜互补:白天调用快递企业相对闲置的运输车辆资源服务制造客户,夜间则利用自身资源支持快递转运高峰。这种资源的高效流转与复用,不仅降低了各方成本,更将园区打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生池”。
  串起共赢链——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繁荣”

  “政府为我们搭建了产业链对接平台,让我们半年内新增了5家制造业客户。”张震霖说,在坊子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9%。
  近年来,坊子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掏出心来,服务到企业不好意思”的理念,更大力度开展“遍访企业”系列活动,积极推动企业之间“地产互采、地产地用”,助力企业合作共赢、做大做强。“自从融入坊子区‘供应链管理+园区’模式,我们不仅省去了自建仓储的经济负担,更免去了频繁送货的资源浪费。”供应商崔先生感慨。
  据统计,“供应链管理+园区”模式让供应商的物流综合成本平均下降了15%至20%。坊子区将该模式视为推动制造业升级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关键抓手。一方面,针对企业项目需求,积极协调各部门倒排时间表,全周期护航,合规高效解决土地、审批等难题;另一方面,为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政府组织专项路演“搭台唱戏”,帮助企业做好推介,精准对接制造企业需求。此外,坊子区还建立了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通道,及时解决发展痛点,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