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潍坊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八五”普法工作成果丰硕

(2025年09月2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生态环境局潍城分局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政企联动圆桌会议暨法律服务日活动。
  □本报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唐志豪 赵诗懿 文/图

  法治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根基,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十四五”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市“八五”普法规划部署,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态屏障,以普法之效提升治理效能,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潍坊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筑牢法治根基
  构建普法责任体系

  普法工作,关键在落实,核心在持久。市生态环境局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高位谋划推动,压实主体责任。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局工作重要任务。局党组会定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及时传达上级精神,统筹推进重点任务。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述法制度,每年定期报告普法责任制履职情况,形成了“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的示范效应。
  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闭环管理。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条块结合、协同配合的普法工作机制,在全系统内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确保了普法工作“一盘棋”推进。
  实施清单管理,实现精准发力。着力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要求嵌入业务工作全流程,制定详尽的普法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压实到人。普法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要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调度进展,确保了普法工作有计划、有分工、有督导、有落实。
  聚焦关键环节
  提升普法工作效能

  普法工作既要全面覆盖,也要精准施策。市生态环境局紧盯关键群体,通过分类施策,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和守法自觉。
  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必修课。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宣讲等形式,深学细悟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印发《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落实会前集体学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面向全系统干部职工,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线上线下平台,持续加强法治理论和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2021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学习40余次,选派300余人次参加生态环境部法治培训班,组织700余人次参加《黄河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专题培训,每年举办全系统法治建设培训班,累计培训超4000人次。连续四年举办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执法技能比武,以赛促学、以考促用,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紧扣重点开展普法宣传。把握“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测试、专题解读、案例宣讲等形式,推动宪法学习进机关、进基层。积极参与全市“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广泛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参与民法典知识竞答。紧跟立法进程,及时开展新出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创新企业法律服务模式。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面对面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已累计开展咨询270余场,服务企业1200余家,解决问题1900多个。该创新做法入选全市2022年度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全省推广。坚持执法与帮扶并重,开展“说理式”普法,编制发放普法手册2万余份。强化以案释法,通过“潍坊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50余期,制作播放警示教育片,有效增强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守法自觉。
  创新方式载体
  打造普法特色品牌

  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拓展阵地。市生态环境局精心培育普法品牌,打造多元阵地,使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打造普法生力军。整合系统内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律师等社会力量,组建起一支专业高效的“法护生态”普法志愿服务队。服务队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定制普法“菜单”,开展精准滴灌式的法治培训和法律咨询,荣获2022年度“法润鸢都普法之星”优秀团队称号,成为活跃在普法一线的重要力量。
  培育特色名片。精心培育“绿韵鸢都·法护生态”普法品牌,鼓励基层创新,形成“一分局一特色”矩阵。16个分局结合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打造了“青绿讲堂”、“法在你身边”微动漫、“法润企航”惠企课程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子品牌项目,让普法宣传更具贴近性和吸引力。连续多年重点策划的六五环境日暨生态文明月系列宣传活动,将法治理念、环保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全民生态环境法治意识。
  拓展宣传新阵地。充分运用“潍坊环境”政务新媒体矩阵,搭建“普法园地”以案释法平台,累计发布普法稿件200余期,受众超10万人次。主动对接主流媒体,多形式参与广播、电视等法治专栏,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通过“云参观”和“开放日”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开放60余次,吸引5万余人次参与,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对环境法治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