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刘明钰)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坚持“执法先送法,监管先服务”理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打好帮扶指导、普法培训、送法入企组合拳,推动企业环保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合规”。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针对不同排污类型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围绕环评审批、守法经营等关键环节,精准梳理企业环境管理薄弱点,主动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指导和整改建议。创新推行“免费邮寄办、审批不见面”无接触式审批模式,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切实为企业破堵点、解难题。今年以来,先后编印《致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一封信》等材料,助力40余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申领、治污设施升级等关键环节,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同时,将“以案释法”作为普法工作常态化抓手,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重点排污单位微信群等,及时推送典型案例和法规解读,同步组织开展生态环境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等培训活动,结合辖区内发生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警示企业严守环保红线、底线。目前,已实现对30余家重点排污单位普法培训全覆盖,有效增强了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经营自觉性。
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还持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专题培训、现场答疑、线上推送等多元方式,将普法融入执法监管全过程,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企业参与度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