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蔗北种”带富一方

(2025年10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正在采收甘蔗。
  □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韩钦 岳庆雨 文/图

  近日,峡山区润昇农业专业合作社“南蔗北种”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郁郁葱葱的甘蔗成排挺立,翠绿的蔗叶随风摇曳,清甜气息弥漫田间。这片充满生机的甘蔗园,是“新农人”于明希尝试“南蔗北种”的鲜活成果。
  甘蔗本是典型的南方作物,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有着极高的依赖性,在北方地区鲜有种植。但种植基地负责人于明希并未被这一传统认知所束缚,他历经三年时间反复试验、不断摸索,从气候适应、土壤改良到品种选育,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功打破“南蔗北种”的壁垒,为家乡蹚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增收之路。
  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甘蔗销量,种植基地在保留原有传统批发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推出了游客采摘体验项目。甘蔗园开园,游客们兴致勃勃地走进田间地头,亲手挑选心仪的甘蔗,体验砍甘蔗的乐趣,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让基地的甘蔗多了一份“体验价值”。于明希自豪地介绍:“种植基地紧邻峡山水库,这里水质纯净无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再加上肥沃的土壤,为甘蔗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也正因如此,我们种出的甘蔗糖分充足、汁水甘甜,是真正的生态农产品,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除了线下的采摘体验,基地还敏锐地抓住直播电商蓬勃发展的风口,积极布局线上销售。工作人员在甘蔗田间搭建起简易却实用的直播间,通过镜头实时展示甘蔗从砍收、去皮到现场品尝的全过程。“北方土地种出南方甜”这一新鲜又独特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直播间流量不断攀升,有效带动了甘蔗的线上销售,让这份“北方甜”通过网络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于明希介绍,今年基地共种植甘蔗30亩,主要品种为黑皮水果甘蔗和北方长甘蔗。虽然相比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甘蔗的种植和管护需要更加精细,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但带来的效益却十分可观。经过专业测算,今年这片甘蔗园预计亩产效益可达2万元,远超当地传统经济作物的收益,实实在在地让土地产出了更高的价值。
  “南蔗北种”不仅为于明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峡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现出了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峡山区将充分发挥新农人引领作用,总结种植与销售经验,优化直播选品与物流方案,力争将“南蔗北种”打造成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南方甜”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甜蜜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