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凤:初心不改十七载 公益力行显担当

(2025年10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隋炜凤
  她17年如一日坚守公益,累计捐款捐物超10万元;她长期帮扶困境儿童,并为300名学生搭建“爱心书橱”、为33所山区学校建立图书室,捐赠10万多册图书;她创新公益模式,发起“爱心冰吧”等多项志愿服务,感召企业共同反哺社会……她就是潍坊市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潍坊中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刘桂凤。
  2008年,刘桂凤在潍坊务工期间,与丈夫一同加入了当时潍坊最早的公益组织“潍坊义工”(潍坊爱心义工前身),自此开启了她长达17年风雨无阻的公益征程。每次深入偏远乡村和困难家庭,留守儿童与事实孤儿的眼神总让她彻夜难眠。那些画面刺痛了刘桂凤的心,也让她暗下决心:“这些孩子太需要关爱了,一定要为他们多做些什么。”这份最朴素的共情,化作了她坚定不移的行动。
  刘桂凤几乎将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公益事业——在养老院、福利院,她为孤寡老人送去热乎的包子、水饺;在“金种子逆境成长计划”助学行动中,为困境孩子送去助学款;投身“寒冬送温暖”活动,带领员工参与“同心相助·爱满鸢都”专项巡查,把温暖递到需要的人手中。
  刘桂凤绝非简单的捐资赠物,更是倾注了巨大的情感投入与长期的陪伴守护。2017年,得知寒亭区高里街道孤儿小郭接连失去所有至亲的悲惨遭遇后,她第一时间前往探访。面对心灵封闭、抗拒外界的孩子,她用耐心和真诚一点点叩开孩子的心门。她将小郭接到自己家中,带她参观科技馆、图书馆,陪她看电影、逛游乐园,在细致的关爱中疗愈创伤。小郭生日时那个紧紧的拥抱,和那句“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是对刘桂凤所有付出最好的回报。
  另一份承诺,则给了潍城区于河街道韩家村的小韩。2019年,从发现孩子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而与爷爷奶奶艰难生活起,刘桂凤便主动承担起资助其学业的重任,当时她摸着孩子的头承诺:“孩子,别怕,阿姨一直供你到大学毕业。”这句轻轻的承诺,重若千钧,她不仅提供了物质支持,更给予了孩子巨大的精神力量。2025年9月,小韩顺利升入高中,这份爱的诺言仍在延续。“看到孩子拿给我录取通知书,我比自己的孩子升学还高兴。”刘桂凤表示。
  她以慈母般的胸怀,长期资助1名困境儿童,更与团队携手帮助多名困境孩子完成学业。“这些都是小事,能帮到孩子就好。”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凭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刘桂凤担任潍坊中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之后,她将公益热情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成功地将个人善行扩展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集体责任。她率先在公司内部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吸引众多员工主动加入,这支队伍活跃在禁毒宣传、敬老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一线,将公益精神融入企业文化。连续3年担任爱心组织助学部管理员,负责联系资助人登记收助学款,她以极致的细心和负责的态度,经手大量助学款项分毫不差,扛起了组织的信任。
  2025年,她的公益实践再启新篇:在综合保税区成立“退役老兵志愿服务中鼎大队”,为退役军人搭建了奉献社会的新平台。同时发起“冰凉一夏,爱心冰吧”公益项目,为货车司机、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小哥免费提供清凉饮用水。
  从一个人的奔赴到一群人的同行,从对个体的牵挂到对群体的守护,刘桂凤用17年的坚守与奉献,在潍坊大地上写下了最动人的公益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