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47万“寒亭人”力量
共护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2022年11月0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潍坊市副市长、中共寒亭区委书记 滕双兴
  寒亭区现有未成年人9.5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0.35%,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牵动人心。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用心用情呵护每一名孩子健康成长。
  攥指成拳,下好未保工作“一盘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寒亭区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强制报告、评估帮扶等8项工作机制,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统领、“六个保护”措施并举、N个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的“1+6+N”的大保护格局,协调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规划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主体,辐射建立9处街道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网格化设置405个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岗,辅以开通未保专线、配备儿童督导员等务实举措,实现区、街、村三级“工作有人抓、活动有场所、责任全覆盖”,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伞”。
  机制创新,打好未保工作“主动仗”。创新“红黄蓝绿”四色分级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88名孤困儿童全部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关爱,57名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294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获批助学补助37.7万元,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全域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瞄准农村教育的需求痛点,有效整合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资源,一体实现“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社区家长学校”等N样功能,推动服务阵地从学校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从中小学生向学龄儿童延伸,打造农村学生增能增智的普惠性实践基地。截至目前,首批30余个试点“复兴少年宫”已全部打造完成。打造“彩虹伞”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和安全自护品牌。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文化广场,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抵制欺凌等普法宣传和安全教育活动,统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等多项举措,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消除保护工作盲区、预防各类问题发生,累计受益未成年人2.4万人次。
  全面呵护,绘就未保工作“同心圆”。锚定家庭保护“圆心”。印发《关于构建潍坊市寒亭区家庭教育指导联合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选聘各类专家组成家庭教育专家库,对发现的监护教育不当、失管失教问题,及时开展评估、帮教,改变家长不当教育方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拓展学校保护“半径”。把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对未成年人的最大关爱,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了中小学品质提升、智慧校园、午餐午休等工程,建成启用6所学校,竣工19处幼儿园,新增学位1.2万个,着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绘就社会保护“圆面”。发展青少年关爱社工机构9家、志愿服务组织405家,深入社区、学校、“四类儿童”家庭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募资110余万元实施“希望小屋”公益项目,为81名“孤残病贫”适龄儿童改造一处独立、舒适的房间,志愿者提供情感陪伴、课业辅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习惯和阳光心态。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寒亭区将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一体化建设,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阳光下、成长在春风里,把寒亭打造成一座朝气蓬勃的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