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在潍坊大地璀璨闪耀

——潍坊市第六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先进事迹综述

(2023年03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万勇
  雷锋,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雷锋精神在潍坊大地,一直传承和延续。
  2022年我市选树出第六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一年来,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从受理群众窗口到万千百姓门口,从疫情防控最前沿到临床一线,从公益事业具体行动到平凡岗位日常……一处处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一群群岗位学雷锋标兵薪火相传,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潍坊人参与其中,凝聚出强大的潍坊志愿服务力量。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守护! 雷锋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勤劳淳朴的潍坊人,他们用心、走心、真干、实干,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哪里有不足就补到哪里,心无旁骛把各项事业都做好。
  一天,一位身患残疾的群众离开潍坊市政务服务大厅后不久再次返回,向在场工作人员连鞠三躬致谢。原来,此前他在大厅办理事项结束后,还要去银行办理业务。当大厅“帮办”听说后,就又陪他去了银行。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这只是“帮办”们日常岗位学雷锋的一个缩影,却闪耀着我市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雷锋精神。
  潍城区三安子村,道路宽敞明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置身其中,不仅被目之所及的乡村美景所吸引,更为村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温暖。成立于2019年的三安子村为民志愿服务队,现拥有学雷锋志愿者60余名,常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清理村里的卫生、开展夜间巡逻、走访关爱独居老人……由原先的站岗执勤扩展到不管村民有什么急事、难事都能提供服务的“万能”服务队。“通过开展志愿活动,村民的心都聚到了一起,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了,村子的凝聚力增强了。”三安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桂书说。
  “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2021年以来,安丘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以“融入+体验”的方式,成立红领巾志愿服务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等六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学雷锋跟党走”主题活动,到早市帮助摊主售卖物品,让雷锋精神浸润学生心灵。“这让我们明白了每一个平凡岗位的背后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今后我们要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队员纷纷表示。
  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涌现,让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历久弥新,他们以奉献担当、向上向善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潍坊崭新篇章。
  破土! 成为别人的光真的很酷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
  诸城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王栋从医19年来,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成为患者心中渴望的那道光。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他说:“始终把人民的健康安危放在心上是医者本心,坚持以‘干’字为先,脚踏实地当先锋,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赓续传承。”
  关键时刻就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2022年3月12日,潍坊“火眼”实验室开始筹建,过硬的计量技术服务成为精准筛查核酸检验仪器准确性的“关键”。3月14日,潍坊市计量所接到即刻对“火眼”实验室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的紧急任务,立即抽调14名技术骨干,成立“党员突击队”,当天下午开始,突击队员团结协作、接力奋战,饿了啃两口面包,困了就轮班靠在仪器架子旁打个盹儿,连续工作42个小时,圆满高效完成230余台仪器设备的检校工作,为“火眼”实验室如期投入使用争得了时间,提供了可靠的检校技术支撑。“不讲条件、坚决服从、不辱使命、全胜而归是我们的方针,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我们必将全力而战。”突击队员王琳琳说。
  他们一次次救治,不断续写着当代“雷锋故事”;一次次担当,为新时代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成长为雷锋,成为别人的光,以平凡人的道德高度,托举起文明潍坊的高度。
  绽放! 让爱心真心遍地开花
  在潍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义无反顾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投身服务群众最前线,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松劲、不懈怠,让乡村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
  今年34岁的退伍军人刘玉昌,是寒亭区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自2012年退伍以来,他在老家三甲刘村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站,自费建设饲养室、活动笼、保温室,专门聘请救助人员和保洁人员,只要得到林业部门和社会群众的救助通知,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执行救助。他关心孤寡老人,组织带领志愿者为高里敬老院和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捐款、捐物达几十万元。2021年夏天,刘玉昌连续三次募集价值约200万元的物资,6天3次奔赴河南,连续奋战在一线救灾援灾的道路上。“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感到幸福,我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将公益事业做下去,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会挺身而出,我永远都是国家的人民子弟兵!”刘玉昌说。
  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服务中心副主任于全军,先后两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驻临朐县柳山镇冯家沟村时,于全军发挥工作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进人才培育成功台湾红黎、西红柿新品种等,进一步优化当地农产品种植结构;带领村集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上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修桥铺路改善环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驻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克家洼村时,于全军多方争取资金80万元,购置冷库配套设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全村建设全新业态项目;指导克家洼村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线上线下结合,将果蔬销往各地……冯家沟蝶变“丰家沟”、克家洼变“富家洼”,于全军用实际行动写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他说:“给老百姓办实事,心里才踏实。”
  潍坊的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以平凡无私之举诠释着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时代价值,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