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善:走在成为大师的路上

——品读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穆家善其人其画

(2023年03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穆家善作品。
  穆家善作品。
  艺术家简介
  穆家善,1961年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国牧园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创“千毫皴”焦墨画技法、提出“五墨二十四笔法”理论;有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穆家善》等画集及著作15部出版;在北京、上海和美国华盛顿、旧金山等地举办数十次“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作品参加法国卢浮宫中国现代绘画展、第十二届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被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授予“中国文化大使”称号;2023年2月,荣获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称号。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夏德娟
  过去,有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李可染;现在,大师在哪里?还是因为大师不被关注?根据领导指示精神,人民美术出版社坚持“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全国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油画、瓷画、陶瓷工艺美术等领域评选全国的艺术大师或者成长在大师路上的优秀艺术家。耗时一年,评选出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2023年2月12日上午十点,《艺术家精神——优秀艺术家作品展》暨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颁奖典礼及座谈会在人民美术出版社隆重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穆家善(山水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花鸟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人物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书法)、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油画)、荣宝斋出版社总编张建平(篆刻)以及4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获颁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称号。
    穆家善入选中国当代“十大优秀艺术家”的理由是:
  数十年对中国画探索的成就独树一帜,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脉承传、中正大雅、正大气象,创造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家任何派的穆家山水风貌,被学术界誉为“中国焦墨画第一人”,是继李可染之后中国山水画创作又一高峰。

  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多画高山大壑,跌宕起伏,山奔云走,浩渺苍茫,时而也有梯田的旋律,雁阵的节拍。他画的不是眼前的风光,而是雄奇而苍茫的胸中丘壑,是一腔浩瀚蓬勃的阳刚之气。从意境境界而言,他自称林泉高致,但不是古人幽寂枯老、萧条淡泊的情致,而是万象森罗中的浩然正气,是一种无言的大美,尽显中正大雅、正大气象。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先生对穆家善及其创作有很深的研究。他说:“从画法而论,他彻底摈弃了色彩,代之以极尽变化的渴笔焦墨,以笔法的主导,在笔法中实现墨法,既有大笔勾勒的恣纵畅达,又有小笔皴斫得精到细微,还有焦墨渴染干擦得浑茫与含蓄,而且他充分发挥了黑与白,大笔触与小笔触、笔法线条与凹凸块面的对比,这一切又都化入一气呵成的笔势中。他在题画中曾经强调构成,并指出现代社会东西方艺术兼而并重之,乃立新法之道也。道破了他在焦墨山水也不回避吸收西法以为我用。”
  在古代,众所周知的焦墨山水名家,是新安派的程邃,但他那干裂秋风的焦墨,画的是地老天荒的遗民感情。而且在“笔中用墨”,受到一定局限。近代发展焦墨的大家,除去90岁后的黄宾虹之外,就是晚年的张仃。黄宾虹的焦墨山水,小幅为多,筚路蓝缕,未能全力以赴,克尽其才。张仃的焦墨山水,一定程度上受到写实观念的束缚,描绘对象,精微有余,写心抒情,畅达不足。穆家善的焦墨山水,既不同于程邃、黄宾虹,也有别于张仃。比起程邃来,他的意境化枯寂为苍茫。比起黄宾虹来,他的境界更大,笔墨形态也更丰富。比起张仃来,他的丘壑位置都经过了内心感情的熔铸,删拨大要,留其精粹,气脉贯穿,情韵流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认为:“穆氏在焦墨用笔上探寻到了创造的契机,那就是他自己创立的‘千毫皴’——将毛笔揉散开来,运笔之际千毫齐发,随性恣意,极大地增加了笔线的丰富性和表现性,既可以顿挫柔转,力透纸背,又可以如若微风拂缕,精致细密。穆家善作品形成中国美术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8年2月,联合国世界银行遴选穆家善为首位华裔画家,为他主办《穆家善中国画国际巡回展》,在世界各地办了几十场巡回展览,足迹遍及美国马里兰、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以及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城市博物馆。他说:“在地球的东西两极之间飞个不停,环球之旅成了我求教世人的大课堂,飞机成了我不得不放下毛笔补充睡眠的安乐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前世界银行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保罗·沃尔克,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夫人、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等很多影响世界的人物收藏了他的作品。
  穆家善身上天生就有股子豪迈气质,率真耿直,率性而为。2011年,他遇到了艺术创作的瓶颈期,让洒脱不羁的他感到身心俱疲。他开始厌恶画画,甚至想放弃艺术之路。苦闷之中,他索性放下一切,回国探望母亲。一静下来,心中的苦闷淤积在胸口依旧让他难以喘息。那天,他顺手拿起毛笔蘸墨在纸上乱戳……宣纸上千毫劲发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他眼前一亮,继而欣喜若狂……胸中郁结的块垒瞬间消融,瓶颈一下子打开,焦墨“千毫皴”就此诞生。
  著名评论家尚辉说:2011年或许是穆家善艺术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春节前后的短短数十天,他在苦闷之中灵感骤降,数十年在中国山水画上的苦苦求索,居然于一朝完成自家面目的新变。这就是他从董源、巨然、黄公望、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追寻而来的新文人画一变而为焦墨枯笔山水,从而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不同于艺术史上任何家、任何派的穆家山水。
  画焦墨山水难度极大,减少了用水,行笔就滞涩,易于刻板,难于气韵流动,但却为发挥用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颇得书法运行妙谛的穆家善开辟了新的空间。他深深体悟到,画家一旦从工具的传统使用手法中解放出来,便进入了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境界大开,产生新的面貌、带入新的境界,大大地开拓了中国画的创作空间与前景。
  穆家善认为,焦墨画其实是中国画本体最主要的表现语言之一。当下流行的“汤汤水水的绘画”,已经远离了中国绘画本体的表现语言。穆家善说,晒干的东西不好吃,如同焦干的墨,我用很多细线皴擦染出润的效果,丰富了画面的刚柔对比。“焦墨画不能干焦到极限,不能画焦了,画焦了就起火了。”他通过笔法的千变万化而形成层峦叠嶂的高远空间、巨岩深壑的山势陡转以及山涧流泉的烟云变灭,气象峥嵘,大气磅礴。
  著名画家田黎明说:家善的黑白山水呈现空灵朴拙的审美理想,创造出笔中有象、墨中会意的焦墨山水新语境,更写出了浓郁而清润之意。
  穆家善大学时期的老院长、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杰出艺术教育家、装饰艺术大师保彬在评价这位让他引以为傲的学生时说:“穆家善的焦墨山水画承古铸今,独树一帜,必将进入中国美术史。”
    他放松了自己的心态,力求使自己的创作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枯笔写意之下,尽现禅境风骨。
  穆家善是潍坊人非常熟悉和喜爱的画家。2021年初,那场多年不见的大雪振奋了画都潍坊的大街小巷。寒冬腊月,在潍坊市博腾云阁隆重开展的《千毫万象——穆家善焦墨画学术邀请展》就像一个强磁场,吸引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正在潍坊城西报道文展会的各大媒体如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等都对该展览进行了大力度报道;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走向世界杂志、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潍坊广播电台、潍坊晚报、潍坊新闻网等更是不惜篇幅跟踪报道、解读。展览上,穆家善先生把刚刚在瑞雪中创作的巨幅佳作《十笏园》捐赠给潍坊市博物馆,这幅意韵通达、笔墨精炼、浑然天成的焦墨画作,彻底折服了潍坊人的心。
  疫情状态下,两年时光匆匆而过,避疫在家潜心于创作的穆家善画风大变,新作画面清脱纯净,笔简意足,意境空阔,透出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哲思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禅画将儒、释、道并融,基于儒,浸于禅,归于道。他所绘的不在于形象,而在于背后的道理。
  穆家善的禅画中多用屈原、孔子、老子、老禅、隐士等形象。在他笔下高仕身上可以看出笔墨哲理的文化精神,笔墨里可以看出犹如武学的南宗和北宗,剑宗和气宗,以致“剑气”合一形成一种玄而上的独特绘画艺术风貌。在他的禅画中,禅意直逼,而且笔笔折射出线性艺术的张力。让观者禁不住有感赏把玩其哲理启示之味,同时脱俗的高古又充满惊喜,笔笔走心、法法象外,让观赏者时而有击案而起的心灵撞击。
  儒、释、道三家都融合在穆家善的画境里。“佛家之觉悟实两字意,先觉后悟。觉醒者万物可师,诸事可为,但可不为。中国文人立于世,内圣外王之理想充满一生理念,文人画亦同样,凸显了怀抱与节操。心越来越柔,画越来越刚,笔底丹青照耀人生也。五十岁创焦墨“千毫皴”,六十吾又思变新貌,有种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之感怀。”这是穆家善《老禅问蟾图》作品的跋文,从中你可以感知其学养和修为之深厚,体味传统中国画的奥妙。学界多有赞誉穆家善的题跋堪称当今画坛一绝,这些跋文无不是其创作之时,即兴而发,情景交融,直戳人心,发人深省,充满了理性与哲思的光辉。读其跋文,再赏其画,有一种深邃的思想之光如涓涓细流浸润心怀。
  细观他的《老禅问蟾图》,就见画里简约的山水之间,一道行深厚的老僧抄手而立,宁神目视前方,路上一只癞蛤蟆正慵懒地伸展着大长腿,老禅与老蟾对话,引人遐想,充满哲思与感慨。古往今来,画人物的画家有很多,但穆家善画人物有所不同,他的人物是鲜活在自然当中的,把人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情境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生动真切地展现出来;汩汩溪流从身侧欢畅而去,清冽山风徐徐拂来,画中悠然自得、快然自足的超凡之境扑面而来……
  在《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一作中,长长的题跋记录下了他即兴创作的情景:“皑皑白雪窗前飘,这推窗一看,大地已银装素裹,积雪耀眼。我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之诗句,心中升腾一派豪迈。我说过六十岁是画家的起跑线,李可染鹤发学童之精神,实乃担当大任之写照,治学令人崇敬,反观当代画坛,相煎何太急!与追逐谋一头衔小官帽,已成时尚,甚是可怜。耳顺之年,大隐西山,腿脚虽不太灵光,壮志未减,来吧,更大的狂风暴雨,老夫与你一起,在严冬里绽放那朵灿烂的花。”挥毫创作、即兴题跋,一气呵成,创作时的心境、情境、思绪与心志,在画里画外表现得酣畅淋漓,画家率真粗犷的个性和诗人的浪漫情怀跃然纸上。
  穆家善说他从骨子里敬佩屈原的刚正不阿和悲天悯人情怀。《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即取像屈原。画中高士策杖前行,虽年迈但腰板挺直,让人心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士情怀。再看高仕前方的两棵树:一棵树面对严酷的环境,选择坚强地抗争、呐喊,树干苍劲直冲高天;另一棵树,则几近匍匐于山石,树干矮小扭曲,却一树葳蕤华冠……两棵树、两类人,画家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两棵树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赫然眼前,充满禅意,令人感喟。
  反观当下画坛之怪象,追名逐利风盛,真正崇尚和践行李可染鹤发学童之精神的又有几人?多的是画家画一棵树就是一棵树,缺乏生命力和沁人心扉的思想感染力。而在穆家善的画作里,你能感受到树被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一种呐喊、抗争、生命顽强向上的力量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对话。同时,笔墨畅怀很好地传达了一种自然乐观与澄怀观道的心性,表现出来恰如其分的笔墨意象,如有神助,让人感觉到这一笔就应该这样生发生成其画。
  简约的一幅画,体现出画家的学养、修为和格局,传达了一个文人忧国忧民、洁身自好、不忘初心的心志。我们当然明白,画家笔下的“腿脚虽不太灵光”并非字意,更多的是隐含了画家不屑于随波逐流,坚守君子不党,不结帮拉派,懒于跑官谋衔,潜心画事的心志。折射出一个文人的耿直与刚正不阿。其实,以穆家善的学养修为和笔墨功力,在当代画坛已是凤毛麟角,又何须那些写满浮躁与功利的头衔和华冠来背书。
  独创“千毫皴”立派,经过十年高山大壑的磨练,穆家善又开始了禅境绘画的探索。发挥其文人画的专长,把文人画、禅宗画、焦墨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近年创作的一大亮点。真如收藏界所言,穆家善是一个勇于探索的画家,一个永不满足的画家,一个永远走在前面的画家,他把艺术视为生命,把传承当成使命,自觉不自觉地大步流星走在中国画坛的前列。
    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能受到国际画界的关注,是由于他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开阔视野。
  穆家善在海外拼搏十多年,从彷徨、苦闷、寂寞、焦虑到自信,到取得成功,饱尝人生五味。在 1991年完成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学业之前,穆家善做过工人、军人和教师。他在学期间,中国社会中激进文化思潮开始沉寂,复归传统文化的思想显示出崛起的势头。南京是金陵画派的发源地,有深厚的传统文人画渊源。穆家善受明末石涛、梅溪和金陵诸家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正是在金陵绘画的传统中,包含着不拘成规、敢于叛逆和创新的基因,这种基因肯定也流淌在穆家善的血液中。
  读穆家善近几年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风格面貌的变化。他放松了自己的心态,力求使自己的创作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情。他反复提醒自己:“水墨之变化应顺其自然,方气韵生象,得法于道。”所谓自然,就是不做作、不矫饰、不戴假面具,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此相关的是,在格调上他力求脱俗,不用作品讨好观众,不画为人人称赞的所谓好画。
  我们看到,他摆脱了早期作品对画面布局和笔墨完善和全面的追求。在布局上,他往往涂写山水之一角,在取其整体势的基础上,注重笔力、笔势的动感与节奏,以及墨的气韵。他作焦墨山水,既不同于黄宾虹用焦墨染画,也不同于张仃的焦墨写景,而在笔的顿挫上讲究骨力,讲究气韵,进而表现心性。穆家善鄙视崇洋的思想,坚信中国画在现代有广阔的天地。同时,他又有开阔的胸襟,敢于吸收某些洋画技巧为我所用,又不失国画的传统精神。例如在表现空间和画面构成上,他便是这样做的。在一幅山水画的题款中,他这样写道:“中华绘画水墨为上,自王维多重诗境与书性,而绘画的构成少了些深入表现的立体思想,现代社会东西方艺术兼而并重之,乃立新法之道也。”
  画,不论中西,均有精神与技巧两个层面,只有它们的完满结合,方是真正的艺术。著名理论评论家邵大箴说:“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能受到国际画界的关注,是由于他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开阔视野。他以自己的睿智和悟性运用水墨技巧,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科技信息文明社会所缺乏的。他向人们贡献的是不落俗套、有创新锐气和开放气魄的水墨艺术。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画界颇有启发意义:不论我们的作品是服务于国内大众,还是面向世界,艺术家必须具有民族文化的自觉精神,必须十分重视艺术品格的纯正,而归根到底必须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