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
“拍一拍”是微信的一项有趣的功能,支持用户在群聊和个人对话中提醒对方,自带友善打招呼属性。在潍坊,摄影家们屡屡斩获国内外大奖,向世界“拍了拍”潍坊,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潍坊被全世界“看见”。
成立于1998年的潍坊市摄影家协会,目前共有市级会员6087人,其中,国家级会员302人,省级会员3200人,国家级和省级会员人数列全省第一。
不仅人多,而且摄影水平高。协会成立以来,全市共有1200余幅摄影作品分别在国内外影展中获奖,特别是在最近两届摄影国展、省展中,我市入选作品总数均列全省第一。
齐风鲁韵,岱青海蓝。潍坊既得人文之胜,又揽山水之幽。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旖旎风光自成一幅幅美丽风景画,成就了潍坊得天独厚的摄影创作资源。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又为全市摄影家及众多摄影爱好者们提供着人文滋养。
青山秀水与摄影艺术相得益彰,2019年潍坊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之乡”,成为潍坊又一张亮闪闪的城市名片。
“每一滴汗水都不可辜负”
潍坊市摄影家协会的李振龙是一位“住建老兵”,部队转业的他,1990年就到建设部门工作,退休后,李振龙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建设题材。
2021年的中秋节,李振龙像往常一样带着相机去宝通街快速路的工地上转转,一位做混凝土浇筑的河南小伙子叫住他,问能不能帮忙拍一张照片。“他说今年中秋因为赶工期不能回家团聚,想给老家的父母发张照片,他总觉得我用相机拍出来,一定比他用手机拍得好。那一刻,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坚定了我拍建筑工地、拍劳动者的决心,只要他们需要,我就去拍。”
宝通街快速路修建了多少天,李振龙就去拍摄了多少天。相机里,1万多张照片记录着快速路的建设过程,而工地上的师傅们也每每和李振龙热情地打招呼:“老头儿,你又来啦。”快速路进入施工关键时刻,李振龙从傍晚一直拍摄到第二天清晨,在场的工人师傅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每一滴汗水都不可辜负。不仅是李振龙,在我市,摄影家们纷纷用镜头致敬劳动者,礼赞劳动者。
摄影家常军用三年多的时间,跟拍了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老刘。每天凌晨,无论风霜雪雨,他都和老刘一起“准时出工”,用几千张照片记录下老刘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们也因此成了“忘年交”。后来常军拍摄的《环卫工老刘》组照获得了潍坊市环卫摄影比赛一等奖,领到奖金后,他第一时间把3000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老刘。
在菜乡寿光,摄影家张文南自2010年退休后,就带着相机走进了田间大棚,开始了与菜农声息相闻、苦乐相依的日子。张文南热爱他的家乡寿光,也热爱摄影,带着对家乡深厚质朴的情感,他用镜头记录菜农故事。他的摄影作品《菜农》先后入展第十四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2016年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年《菜农的早晨》获得第十一届泰山文艺奖摄影类一等奖。
影像当随时代,镜头聚焦人民。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向全市会员提出倡议:摄影创作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正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潍坊市摄影家协会才始终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创作了一大批有温度、接地气、正能量的动人画面。
背着相框下乡去
今年农历正月初六一早,寿光市田柳镇田柳村,来了十几位身穿红马甲的摄影师。他们手提着大米、棉被、花生油等生活物资,背上还背着相框和打印设备。这是摄影家协会的志愿者们为老党员、长寿老人等家庭拍摄全家福来了。为了让村民们第一时间看到照片,摄影师们还将打印设备搬进了村里,现场打印,现场装裱。
“‘走正月’是潍坊的习俗,我们摄影家协会每年正月十五之前,都会抽时间到不同的村庄进行志愿服务,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免费拍到‘全家福’。这项志愿服务我们坚持做了23年,也有种正月里走亲访友的感觉。”8月22日,在位于奎文区北海大厦的潍坊市摄影家协会的办公室里,协会主席唐国志笑着说。
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美景、记录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记录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展摄影志愿服务。唐国志所说的“走正月”还有个名字——“福送农家”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等11个部门评为“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摄影不仅仅是拍照,摄影家协会也不止步于拍照,还要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摄影服务优势,以文艺传递党的声音和温暖。这是潍坊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们的共识。
在服务人民中砥砺初心。今年,潍坊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百名摄影家聚焦“更好潍坊”,摄影家们走进昌邑、滨海、青州等地,创作有生活、有温度、有情感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作品,用精美的影像讲好潍坊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潍坊形象。
团结就是战斗力
“要说我们潍坊摄影界的特点,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我们潍坊有青年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协会,还有摄影研究院,不管办展还是培训,我们都是资源共享,无论哪一家需要支援,只要招呼一声,大家就会齐心协力。”唐国志介绍。
团结就是战斗力。
——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摄影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摄影大赛》,连续举办三届《现代化品质城市建设摄影大赛》,举办《乡村振兴看潍坊》《相约1532 镜选美好》潍坊摄影大赛,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潍坊特色,反映城市发展变化。
——潍坊市摄影家协会与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摄影协会合作举办“胶东经济圈摄影联盟”交流展,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共同提高;积极引进高水平展览,推动首届山东省纪实摄影展落户潍坊;山东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在潍坊举办;2019年,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落户山东,在潍坊举办,展览期间,潍坊市摄影家协会还举办了“新中国·新潍坊”“潍坊老照片”“农村三个模式”“城市与建筑”四个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心系城市发展,山河入画屏。“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牢牢把握正确的文艺导向,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用镜头讲好潍坊故事。”唐国志说。
■记者手记:
“潍坊摄影家协会”放到全国摄影圈都是一个“很能打”的团队,探寻其蓬勃发展背后的逻辑,密码有三。
其一,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摄影师跟拍劳动者,拍着拍着就成了朋友”的故事屡见不鲜;而以劳动者为主题的拍摄,也屡屡斩获全国大奖。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其二,是热爱家乡。要采风,要摄影,还是要从身边的人、从自己的家乡开始拍。要扎扎实实宣传潍坊,摄影师仅有兴趣爱好还不够,对家乡有热爱的心才能拍出好照片。
其三,是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奋进新时代,用画面展示壮阔新征程,讲好潍坊故事,记录真实、立体、全面的潍坊,就一定能创作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