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滨
幼儿园,也叫幼稚园、保育院,又叫托儿所。早先似乎分不大清楚,比如昌潍地直机关幼儿园,曾叫昌潍专署幼稚园。我们在幼儿园中班时管老师叫阿姨,到了大班就改叫老师了。但幼儿园的领导大家都不叫园长,而叫所长。那时的机关幼儿园分小班、中班、大二班、大班,后来大二班取消了。我上幼儿园时是先插班到的“整托”,也叫“全托”和“长托”,即全天住在幼儿园,吃饭、睡觉都在那里,只在每周的星期六傍晚由家长接出去,回家过个周末,星期天晚上或星期一一大早再被送回幼儿园。
我先上的是“整托”的中班,那时班里孩子入园的年龄不一,有些同班的比我大的孩子上学后成了比我高一两级的了。我上大班就转成“日托”了,就是每天都回家的那种。
我刚插班的时候有一天上课,老师教小朋友们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我从小跟姥姥长大,姥姥是文盲,没教过我数数,我当时只能数到5、6、7、8,再往后就不会数了。我一下就慌了神,坐在小板凳上只会像小鱼一样随着别的小朋友的数数声光张嘴不出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叫滥竽充数呀,原来这也是无师自通的自然本能啊。
有一次,老师领着小朋友做游戏,让每个人都出来表演一下,随便做做什么都行。别的小朋友唱唱、跳跳,装装老爷爷、老奶奶拄着棍儿走路什么的都有。轮到我了,我说我演个大将吧,我就找了另一个男孩搭档,把小手绢塞了帽子后边,假装是戏台上大花脸武将后背上插的彩旗,学着以前看的戏台上的动作,两个人手上互相比比划划的,嘴上“锵、锵、锵、锵、锵、锵……”一会儿就玩出汗了。老师说:“好!”这次受到了表扬!
幼儿园有一门课是学做“手工”,比如拿小剪子学剪东西、学纫针、学缝东西。每人拿到一个小卡纸,纸上印着一个圆圈,圈上每隔几毫米就有个小圆点,先用针把小圆点扎上孔洞,再用针线在孔洞之间隔一节一上一下的穿缝起来。这样上一面缝完后再从反面缝,两面都缝完才行,要求缝得周正精致,不能歪歪拉拉,大小不均。我从小成天看着姥姥缝东西,也从小帮着姥姥纫过针,这些对我来说都很容易。结果,手工课我又成了班里几个做得最好的孩子了。那天陈雪艳小朋友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竟然是在最后一针那里小手指一弯弄了个线疙瘩,打了个死结,她说这也是跟姥姥学会的。
一个新的星期开始的时候,老师说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讲一个故事,讲一讲上个星期天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是怎么度过的?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小朋友们沿着教室的墙边坐成一圈儿,屋子中间放着一个小板凳,大家一个一个地轮流走过去,坐在小板凳上讲故事。大家都是讲了回家后怎么玩,怎么吃了点好吃的。其实那时人们的生活都非常简单,好多小朋友家里连个玩具也没有,没什么好玩的,也没什么好讲的,憋哧半天,磕磕绊绊也说不了几句,一个人下去了,再换一个。等轮到我了,我就把星期天妈妈骑自行车带着我去单位办公室值班的事从头至尾努力地回忆着说了一遍,其实就是个平平常常的一天的流水账,但我在回忆时脑子里那是一个个清晰的、鲜活的、连续的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温馨的细节画面,其中一些地方当然还穿插上说到了一些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的要学会讲卫生、讲礼貌、做听家长话的好孩子之类的意思,说得我自己也很高兴,很甜蜜。那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评比了一下,我果然是里边故事讲得好的,老师还让大家向我们这些讲得好的小朋友学习。哈,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公开在许多人面前展示我的口才,表现我讲故事和编故事的能力。后来我当了老师,专门靠“口力劳动”吃饭,直到今天还喜欢讲故事,是不是与那天有一定的关系呢?
那时经常有小朋友不来了转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断地有新朋友插班进来。新来的小朋友一般也不太被人注意,而这次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却一下子成了全幼儿园议论的中心,她就是随爸爸妈妈刚从苏联回来,插到我们大班的漂亮女孩儿王妮娜。王妮娜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产生于一个鲜明的、特殊的时代。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取名字发音似苏联名字的真是乌泱乌泱的,我的同学或亲戚朋友中起俄式名字的就很多——王妮娜、于丽达、宪安娜、刘琳娜、秦丽莎、韩莎莎、戴丽娜、徐丽娜、邓丽娜、魏丽娜、魏丽娅……
王妮娜带我和几个小朋友去她家玩,我们很羡慕她家有好多“宝贝”,她还有一辆从苏联带回来的儿童自行车。
老师曾让王妮娜把那辆小自行车弄到幼儿园去,骑给小朋友们看。这是一个许多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东西。那时王妮娜有些显摆,但她骑得还不太好,上去蹬不了几下就歪下来了,再骑上又掉下来。那天大家在教室前的大篷子底下围成圈,中间留出空来让给王妮娜在里边骑,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最后王妮娜也终于骑好了,能一直骑着不掉下来了。长大后我在南门大街那里看了一次大篷里的马戏团动物表演,有小猴子骑自行车,有大狗熊骑自行车,也都是晃晃悠悠围着场地转圈儿,不知怎么回事,这时我就想起了骑小自行车的漂亮小朋友王妮娜。
我在幼儿园最难忘的是老师弹奏脚踏风琴给我们上课的情景,那时老师们个个都会唱、会跳、会画、会写,个个都会弹奏风琴,幼儿园里每天都回荡着风琴的声音。小朋友们跳舞弹风琴,唱歌弹风琴——“哆哆,咪哆哆,发咪哆哆……”每当温煦的风儿吹到我的脸上,周身舒服的时候,耳畔就会响起小朋友们唱的美妙歌声。可是,“六月里风儿吹草地……”这首在幼儿园伴着风琴学会的歌曲,我却再也想不起歌名叫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