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协同”机制 围绕“三聚焦”目标 推进“三优化”统筹

潍坊滨海中学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

(2023年12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赵世杰)为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发展,今年以来,潍坊滨海中学不断深化初高中学段衔接贯通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构建“三协同”机制,建立办学命运共同体。该校推进初高协同,成立初高贯通培养项目部,打通初高学段壁垒,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考核”的运行机制,构建“共生、共长、共赢”的办学命运共同体。强化教研协同,初高中学校组建初高贯通培养教研中心,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为实验班老师开设第二办公室,专门用于实验班教师集研会商,加强初高中教师优生培养情况的互通和交流,让初高中贯通培养衔接顺畅。落实家校协同,学校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指导中心,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日-亲子研学-导师育人-教师家访”等活动,建立家校协同共育的常态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围绕“三聚焦”目标,激发办学发展新活力。聚焦课堂改革,学校坚持以“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形成“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的课堂。学校开展以“推动课堂变革”为目的第二期学科素养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学生成长。聚焦示范引领,学校立足本校优质师资,积极依托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开展名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开展“四个一”指导活动,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聚焦拓展体验,学校积极组织户外拓展训练活动,融通社区资源、企业资源、高校资源、国防教育基地等开发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体现“以生为本”。包括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企业、参观高校和邀请知名专家莅临举办讲座等。
  推进“三优化”统筹,促进办学水平新提升。优化课程设计,学校打破学段的知识界限,给学生提供成长通道,创造机会,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学校建立了学科修养等五大素养中心,组建起40个学生社团,并深度研发“传统文化”“衔接教材”“生涯规划”等系列校本课程,初步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优化管理模式,学校积极融合初中学校文化,打通信息全链条,增加相互交流,实现管理上的优化和共进。探索创建“教学常规、质量监测、教师培训、活动考评、跟岗交流”等工作制度,实现初高中教学、教研、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无缝对接。优化常态服务,学校按照服务发展、服务家长、服务师生的原则,积极探索服务模式,提升“四项服务”质量,如生活配餐服务、数字化实验室开放服务、电子阅览室开放服务、拓展活动保障服务等,逐渐形成规范、常态的服务师生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