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和
农谚曰,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短短7个字,就把春天或者说春天里的初春、仲春、暮春概括得如此精准、明白,不觉令人心生敬意,这是古人的智慧。
寒冬逐渐退去,冬去春来,春生夏长。春光明媚三月天,于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徐徐走来。
先声夺人的必然是春风。春风没有了昔日寒冬的凛冽,没有了深秋的冷凉,更没有盛夏时节的炙热与湿闷,你看或者听到,它轻轻的、柔柔的,从眼前、从耳旁、从身边,像一个淘气十足的男孩子,悄无声息,时不时,又或冷不丁地轻拂下你的衣角,荡开你笑靥,一点点地愉悦到你的心神里。
春风她吻上我的脸。春风过处,冰雪渐渐消融,草木萌动,蛰虫也在渐醒。家住青州小城,比邻而居的云门山森林公园里,眼瞅着,云门湖上的那层薄冰,仅仅三两日工夫就消融殆尽了,湖面褪去了素冰,恢复了一湖青绿本来的生机,似翡翠,像宝石,汪汪湖水,碧波青葱,格外打动你我的眼。
午后的春光里,春风微起吹皱一池春水:云门湖远处,白晃晃的湖面上,浮光跃金、波光粼粼,恍如有万千条、亿万条金鱼银鱼在那里追逐嬉闹,欢庆竞自由;近处,中间的湖水看似平静,其实静中含动,水波微起。湖东岸渚,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对对野鸭在湖边或静卧,或梳毛,或成群结对地在那里戏水。好像要与春风比试下似的,一对胆大的野鸭肩并着肩,齐头径直向北岸方向游弋,它们身后留下了两道斜斜的、短短的水痕。在距离北岸木栈桥五六米的湖上,它们停下来,旁若无人地抖身、戏水……栈桥上的人们早已经司空见惯,对它们熟视无睹,或散步,或围观,或三三两两对语,说着一别两年别来无恙的话。这时候不远处,一阵春风扑面而来,像是见到和听懂了这些,算是在此做了个回应。
春风自待万物生。北方终归不同于南方,雨水时节,南京玄武湖景区的梅园花开正浓。而这里,春天的时令花卉开得要迟好多。云门山森林公园里,最早开放的花是迎春花。前日看环湖路边的迎春花尚在萌动,花枝间的花苞还是尖尖的枣核色,看来盛开还要待些时日。其他的花树,如连翘花、玉兰花,如柳树、桃树、杏树、梨树,以及许多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花卉草木,也随着一天暖过一天的春风在苏醒、在萌动、在生发。再过一个月左右,这里当是杂花生树,随风杨柳轻拂,举手投足,皆是“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了。
忙趁东风放纸鸢。春风起,放风筝的时节到了,城里、乡村但凡视野开阔的地方,无不是大人孩子们放风筝的所在。“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这时候,东夷文化广场就更加热闹起来了。这里,地处国家5A级景区云门山森林公园,三山联翠,障城如画,加之地方敞亮,地面整洁,多年以来就是蛰居小城的人们散步健身、放风筝赏风筝的好地方。
三三两两爱好放飞的人们,在每一个晴好的日子,沐浴在春光里,带上心爱的风筝,或独自一人,或三五同好,或挈妇将雏,来到这里放飞心情。你看,他们伸手试好风向,左手一扬,手中的线一紧,风筝逐渐昂首时,熟练地徐徐放松手中的风筝线,这时那小风筝也呼啸着飞到了高高的天空中了。而那位放大风筝的老人,就得在几位同好的助力下,逆着风向,将大风筝高举,一声号令手掷,先收线后一直放线,也稳稳妥妥地将之放送到天上。蝴蝶、大蜈蚣、金鱼、和平鸽、中国龙……天空中随风飘舞着的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风筝,愉悦着放飞者的眼,更愉悦着欣赏者的心。
好风凭借力,伴我上青云。春天里,对于风筝爱好者来说,他们手中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而是每天的好心情,更是春天里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