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兮情未央

(2024年03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公友

  说起兰花,大都不会陌生。人们大多对兰花情有独钟,因兰花本身有着高雅、美好、淡泊的寓意。
  在我所在的城市,近几年,每当春节临近,最常见的花卉就是兰花了。大街小巷里,不时就能遇上正在流走的兰花。可以说家家有兰十之八九,户户幽香左邻右舍。人们钟情兰花,家养兰花,春节送兰花,成为了时尚。
  古往今来,爱兰养兰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养兰成了生意,谓之谋生;一种是养兰陶怡性情,谓之谋心。当然,我们大部分人属于“谋心”的养兰之人。
  人们油然而生的兰花之爱,从诗词歌赋里可一一窥见。有人爱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的飘逸俊芳;有人爱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的高洁淡雅;有人爱兰“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的沁人幽香……鲁迅先生亦称兰乃“雅而不俗,丽之不妖”。的确,自古以来,兰便以其独具之风韵,雅而端庄,芳馨无偶。
  兰花独有的殊韵,不落俗尘的姿态,散发出的缕缕幽香,别于它花的雅致模样,一入目便让人心动不已,爱不释手。
  在以烟酒糖茶为手礼的烟火里,不乏春节里走亲访友送两盆兰花。而这一微妙的变化,则赋予了生活新的含义。人与人相互欣赏,人与兰相得益彰,不亦乐乎?
  我与兰花的相遇相识,是在1998年的春节前夕。已在乡镇工作十余年的我被调到了市内。同窗发小送我一盆兰花以示祝贺。那是一盆紫色的蝴蝶兰,盆中生有四叶两剑,其中有一个绽开的花朵像一只展翅的蝴蝶,同学告诉我叫蝴蝶兰。初次识兰,它给了我雍容华贵、清新高雅、超凡脱俗之感。这是我第一次见兰识兰,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君子之品,当如兰花。
  说起同窗发小,高考落第后,头脑灵活的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创业,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小有所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所在的城市刚刚兴起兰花的时候,他便在工厂院子的一隅建了一个兰花大棚,并专门雇佣一个南方人照看护理兰花。
  那时的兰花品种没有现在多,又加上物流运输不畅的原因,我们当地人也多数不熟悉兰花习性,又加上价格昂贵,赏玩兰花的是极少数之人。发小送我的那盆蝴蝶兰,我当然也就视为珍宝,精心呵护。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说来也怪,那盆兰花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一长一短两只紫色的花剑,在春节的时候,一下子开了八九朵,优雅洒脱的蝶姿凌空欲飞,甚是惊艳。在家中弥漫着那种厨房的烟火气中,不时夹杂着缕缕兰香。整个春节,我及我的家人,感觉有了与往年不一的气氛。那种感觉,因有兰而室雅,因有兰香而愉悦。
  关于我和兰花的这一段情缘,不时泛起于我笔下的文字里。心想,除了它给人的高尚、高雅之外,更多是给了我一份值得珍惜的情意,给家庭增添了一丝温馨。每天与兰花为伴,心中时时滋生出美好的情愫。观兰姿,知兰花之雅。闻兰香,知情意之厚。
  人们宠兰、赏兰、爱兰,自然是因兰花的玉润之面貌、纯洁之品质、温柔之情调、娴静之文雅、安逸之自在,自居君子风度,让人倾心所爱。兰花由此高居花中四君子之列,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如今,君子之花,成了家庭的常客。人们也在与兰花的交道中,逐渐熟悉兰花的品性,渐悟出兰花的君子品质,以物润人,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了。
  兰之韵,自带诗意之美,已融于人文的精神。兰之师,高尚、典雅、纯洁,育己之品。以兰为本,修身、养德、淡泊、宁静,以做君子。
  兰,君子之花,蕴君子风骨,我所欲也,人亦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