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通讯员 王喆 文/图
春光无限好,增收致富忙。3月19日,位于高密市胶河社区李家营村的富成工艺品有限公司手工加工车间里,几名女职工正在忙着加工供出口的仿真花、人造花。
公司总经理王昇告诉记者,这些女职工都是当地人,因为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孩子,难以长时间外出工作。他们的公司到村里设立工艺品手工加工车间后,大家纷纷前来打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车间工人李瑞香告诉记者:“我们在家门口工作,不仅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家庭,非常方便。”
据了解,富成工艺品主要生产仿真花等产品,占用场地不大,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也不太高,非常适合有零散时间的群众从业。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这个企业先后在高密部分村庄设立了60多个手工加工车间,让附近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力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
“加工仿真花工艺难度低,只要到公司手工加工车间工作,我们免费提供加工技术培训服务,截至目前,已带动300多人就业,月收入最高的工人能拿到4000多元。”王昇说。
徐家窎庄村村民郭念俊主要在家里从事仿真花制作,合格的成品由富成工艺品手工加工车间统一收购。采访现场,她拿起仿真花配件,娴熟地卷着、贴着,忙得不可开交。“我干这个活儿十几年了,村里很多村民都从事工艺品加工,这份工作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做,收入也不错。”郭念俊说。
往日的“留守妇女”,如今成了收入不菲的“工薪族”。富成工艺品在各村庄建立仿真花手工加工车间,是高密市通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密市立足乡村发展实际,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到乡村发展工艺品、毛绒玩具等手工加工业,并帮助企业下村宣传政策、招聘员工、培训技能,在各村搭建起一个个手工加工车间,实现了企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