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刘海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青州第三中学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开展体育特色项目教学,以足球、武术、跳绳三大特色项目为引领,努力打造“一校多品”教育模式,通过体育课、阳光大课间全员育人,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软环境。
做好课程研发,凸显“一校多品”。青州三中不断创新研发《体育校本》教材,目前学校足球校本教材内容已经完成;武术校本教材内容在初版基础上正进一步补充、完善;跳绳项目通过内堂课观摩高规格赛事学习跳绳基本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外堂课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同时,作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省级武术特色高中、山东省跳绳项目公益支教示范单位,青州三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扩大学校特色办学影响力。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足球、武术专业教师是特色教学的重要因素,要想在“一校多品”中凸显学校特色体育教学,专业老师不可缺少。为此,青州三中积极与高校对接,“请进来、走出去”,通过聘任武术、足球专业体育教师,对在职体育老师做好培训,通过定期在校内开展教师示范课等方式,有计划地提高师资专业水平。
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是实施“一校多品”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如何以“多品”为动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青州三中在足球、武术特色教学内容设置上,按照高一上学期足球、下学期武术,高二上学期武术、下学期足球的总体框架进行安排,特色课程内容保证每周不少于一节课,跳绳项目穿插其中。除了将学习内容落实到位,学校在教学手段、方法上也做出适当调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能够“快乐、出汗”,增强体质。构建相互嵌入式的武术教学模式,根据武术教学项目的不同,相互嵌入音乐、舞蹈等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和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分成若干小单元,在课时计划、周计划中落实。此外,在体育复习课加入“足球、武术、跳绳复式元素”,适当加大学生运动量,实现发展体能、健体强身。
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特色,青州三中创建特色大课间,通过开展“武术韵律操”等运动,丰富校园生活。通过体育课教学,吸引对足球、武术、跳绳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并定期组织训练。打造好专业平台,为学生参加各级比赛打下基础。积极举办体育赛事和体育艺术节,验证教学成果,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武术赛事。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师生水平提升。考核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围绕足球、武术、跳绳三大项目,青州三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中,对学生建立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并将学生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从而推动两者同进步、共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