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超市”

(2024年06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栏语
  近年来,潍坊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统抓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大局,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成功打造了“枫桥式”司法所22个,探索形成了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市司法局、潍坊日报社今起联合策划推出“‘枫桥式’司法所基层行”系列报道,挖掘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司法实践中彰显的蓬勃生命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张益阁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所在。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基本方式与重要依托。运用法治思维、借助法治手段推进“枫桥经验”法治化,不但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也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生机活力。6月3日,记者来到潍坊市首批“枫桥式”司法所——寿光市司法局文家司法所,感受该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的担当作为。
  “两所共建”,推进基层治理实现法治建设
  在寿光市文家街道金光街,有这样一处“一身二任”的建筑,既是寿光市司法局文家司法所,也是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走进大厅,“有法乃公”四个字置于堂前,诉说着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铮铮誓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综合治理的基层单位,法律服务所是面向基层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组织,都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市范围内,该“两所”率先达成“共建”,业务融合、优势互补,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打牢了“法律地基”。
  当天下午3时,所长张庆祥正对一份村级合同进行备案,至此,该份村级合同已经合法生效。“以前由于基层法治意识薄弱,导致部分村级合同的制定超出法律规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他告诉记者,在文家街道,村级合同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策都要经过“两所”把关,由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合同进行审查,排除法律漏洞后,再由司法所进行备案入档,确保在“法”的框架内推进村级事务,探索出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的“文家经验”。
  “多元普法”,为产业发展倾注法治力量
  文家街道有56个村,是“中国韭菜第一乡”,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独根红”韭菜产销全国。街道有2000余家市场主体,拥有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是寿光市的高端农业聚集地与商贸物流中心。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法治素养良莠不齐,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让这里的矛盾纠纷隐患滋生。
  司法为民、重在“治未病”。针对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日渐多发情况,在寿光市司法局指导下,文家司法所在寿光市快递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寿光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通过法治宣讲与人民调解,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引导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推动纠纷化解由终端解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法治建设的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一直以来,文家司法所积极巩固基层治理“主阵地”,于2019年联合法律服务所创办“法治夜校”,利用夜晚农闲时间到村里为种植户开展涉及蔬菜产业的法治讲座。于2022年打造“兴源说法”公益普法直播间,为种植户“在线说法”,真正让法治“种子”在蔬菜大棚里生根发芽。通过“多元普法”,为产业发展倾注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无讼超市”,推动非诉纠纷“一站处结”
  服务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积极回应群众要求与期待,用法治保障安居乐业。在文家司法所服务大厅,有一处“无讼超市”,不卖商品、只送服务。张庆祥告诉记者,“无讼超市”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等功能窗口,有相关需求的群众可以像进“超市”一样按需所取,尤其是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组建的专业调解队伍,为群众提供了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渠道。
  今年2月,文家街道一位蔬菜大棚种植户气冲冲地找到张庆祥,要让他给“评评理”。原来,该种植户的蔬菜大棚与某建筑工地相隔不远,建设项目给蔬菜大棚造成了遮阴,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张庆祥了解情况后,当即与法律服务所组建工作组,翻阅法律资料、研究解决方案,邀请专业机构对建设项目与蔬菜大棚进行测量鉴定。最终双方就“损失数额”达成一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始终不变的是“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核心精神。文家司法所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参与基层普法、提供法律服务等工作职能,联合法律服务所形成化解纠纷合力,推动非诉纠纷“一站处结”,培育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让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实践,真正成为群众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