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万株”苗 选育“一粒”种

320亩耕地“诞生”16个小麦新品种

(2024年06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通讯员 王晖)6月20日,位于高密的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农场320亩耕地上的“潍麦15”“潍麦16”等新品种小麦完成收割,最高亩产达到892.52公斤。
  “潍麦15”“潍麦16”由菲达种业与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培育,是新发布的山东省2023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目录的上榜品种,标志着这2个小麦新品种已通过省级审定。
  菲达种业负责人徐召智告诉记者,这也标志着菲达种业育苗农场已培育出16个进入山东省或国家黄淮海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其中,“菲达6号”“潍麦12”“潍麦13”等品种已分别在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推广种植,累计推广种植总面积1000万亩,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这些小麦新品种,既有独立培育的,也有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培育的,前后用时近20年时间,而且每培育一个优质小麦新品种,往往需要淘汰数万株不同的种苗。”徐召智说,在培育出现有的16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过程中,他们还淘汰了上百个劣质小麦品种。
  高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战金辉表示,同一个农场培育出如此多的小麦新品种,在高密独此一家,在全国也极为少见。“菲达种业的成绩,代表了高密乃至潍坊、山东推动粮食种业集约化、高端化、自主化发展的水平,更体现了一个企业坚持二十多年不动摇发展种业的奋斗精神。”战金辉说。
  作为种粮产粮大县,近年来,高密始终把“科技育种”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积极引导帮助相关企业开展小麦等种子研发,努力让百姓种上好麦子、实现好收成、吃上好粮食,推动辖区内小麦良种播种面积达到95%,连续多年实现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