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专版

06版:专版

07版:专版

08版:专版

09版:专版

10版:专版

11版:专版

12版:专版

临朐县委政法委:用法治书写社会“平安答卷”

(2024年08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
  近年来,临朐县委政法委在临朐县委坚强领导下,树牢“发散思维想办法、集思广益作决策、达成共识抓落实、奋勇争先求实效”理念,围绕中心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持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2月,临朐县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这是临朐县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十无”创建,“小平安”推动稳定“大格局”
  村居(社区)是城乡工作的基础和社会治理的末梢,固本才能强基,行稳方能致远。去年以来,临朐县委政法委树牢“积小成大、不因小失大”的平安理念,从村居(社区)、基层单位等“最小单元”入手,在全县开展“十无”平安村居(单位)创建,细化标准、量化评价、固化机制,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十无”即“无邪教、无黑恶、无诈骗、无诉讼、无上访、无黄赌毒、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无网络舆情和无群体性突发事件”。临朐县委政法委把消除影响基层稳定的各类风险作为平安创建的首要目标,逐村居、逐单位组织开展“风险评估”,逐一建立“问题档案”,逐项落实整治措施。同时,将“补齐短板”作为平安创建的有力保障,根据实际相继明确了平安村居“十有”标准和平安单位“五有”标准,对标攻坚、延伸效能,用“小平安”推动实现县域持续稳定“大格局”。
    聚焦“生态法治”,凝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合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去年以来,临朐县委政法委提笔“生态法治”,着墨“绿水青山”,充分发挥法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的保障作用,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不是某一部门的“一己之事”,而是需要各相关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共享共治的“协同作战”。去年,临朐县委政法委牵头创建“五位一体”生态法治体系,成立临朐县生态法治协调中心,将原先零散的、局部的执法司法措施“攥指成拳”,创新生态警务体制,构建公益诉讼平台,推动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深度对接,建立公益诉讼案件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提升公安执法和检察监督一体化水平。同时,优化环资审判改革,深化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审理。通过整合县域生态法治资源,扎实开展环境资源司法执法、法治文化建设等工作,为“生态临朐”建设夯实“法治根基”。
    法治护航,打造未成年人全面保护“临朐实践”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关千万家庭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临朐县委政法委以打造“青春无悔 法治护航”工作品牌为牵引,高点谋划,打造了未成年人全面保护的“临朐实践”。
  从防字入手,从源头抓起,临朐县委政法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单位,从宣传教育、行业治理、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创造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优社会环境,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先后建成20处县、镇、村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成立县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未成年人干预治疗1362人次……
  此外,还通过组建专门机构团队、建立流畅运行机制、落实相关制度规定,探索完善了由临朐县委政法委统领,公安、检察院、法院“三位一体”联动的司法维护“新警务”。落实情节轻微不予处罚、不公开审理等案件办理要求,全流程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训诫(家长)等措施,做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