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高密市创新开展以土地托管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以托管促增收、以服务提质量的全链条稳粮增收发展路径,连续17年获全国产粮大县奖励,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粮食生产增产提质的时代之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谁来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全程土地托管或者环节托管服务,促进土地规范流转,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土地细碎化,影响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和种植标准化,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和粮食生产规模收益。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效提升粮食产量产能。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户生产面临管理粗放、质量差、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保障。
推进粮食生产增产提质的高密实践。搭建立体化组织架构,汇聚为农服务合力。深化“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抓粮食生产工作机制,建立粮食产业联合党组织88个、党建联合体14个、交叉任职干部33名,以党的组织和人才联建共建实现资源集聚、力量整合、工作融合。
建立“矩阵式”服务体系,打造强农惠农平台。构建以供销社19处为农服务中心为平台,跨层级纵向联动、跨部门横向联合的“矩阵式”为农服务体系。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12000多台(套),日烘干粮食能力达7000多吨,粮库总库容量达60万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
形成链条式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创新“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供销社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和“托管保底+盈余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高密市土地股份合作社达575家、联合社14家、入社社员2.7万户;高密市全程土地托管面积达到45.07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42.15%。
强化内生式创新赋能,做强科技强农新引擎。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成立潍坊市首家国字号小麦科技小院,“菲达6号”“潍麦13”等系列良种先后通过省级审定;拓展农业“智慧化”服务,推行全程“数字化”监测,建成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和核心区为5000亩的无人化智慧示范基地,打造现代化、规模化粮食生产管理新模式。
推进粮食生产增产提质的启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主管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共抓粮食安全的强大合力和长效机制。
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必须尊重农民主体、顺应农民意愿。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从土地流转金、惠农政策、农技培训等各方面保障农民的收入,调动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让农民“愿意种粮”。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大幅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产业韧性,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鼓励服务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解决服务主体面临的技术、装备、人才等难题,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都是系统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只有系统把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协同,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切实提升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效应。
(作者单位:高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