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新时代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2024年10月1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逯萍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机关工作的基础。机关党建工作如何,关系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党员、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委决策部署的实施,关系到党的领导水平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新时代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抓实机关党建工作。

    压实责任主体,建立建全评价机制
  从改进机关党建责任制考核入手,建立健全考核标准明确、考核指标合理、考核方法得当、考核程序规范、综合运用考核结果的评价体系。第一,在评价主体上,各部门党组织本着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按照基层自评、专家学者等参与评价,做到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公正。第二,在评价标准上,有可量化的硬指标,主要看机关党建服务市委中心工作和本部门任务的成效、党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第三,在评价方法上,实行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平时检查与集中考核、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度。第四,在评价结果运用上,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对发生问题的实行责任追究。从而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机关党建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新时代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创新工作载体,激发机关党建工作活力
  牢牢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从而培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使广大党员干部以创新的理念审视发展形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攻坚克难,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第一,创新工作思路。为适应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着力探索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方式,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找准位置;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以机关党建来推动机关各项建设。第二,创新工作内容。机关党建工作各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综合安排、注重实效。要不断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机关党建工作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实际、贴近党员、贴近机关的中心工作,体现机关的时代特色。同时增强政治观念,树立全局意识,服务重点工作,提高前瞻性、主动性,注重工作落实的成效。第三,创新工作载体。在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上下功夫。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要在继续运用实践证明尤其是得到广大党员干部认同、赞赏、支持、拥护的好载体、好形式的基础之上,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围绕丰富服务内容创新载体,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机关的工作就应跟进到哪里。比如开展“争创群众满意党组织,争当为民服务先锋党员”活动,在社区设立政策宣传、就业咨询、治安巡查、扶贫帮困、纠纷调解等共产党员服务岗;在农村设立农村政策、农业技术、帮带先锋等共产党员服务岗,引导党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主动认领服务岗,把广大党员推向改革发展第一线。
    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机关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各级机关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坚强执行者,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责任,是党联系党员群众最前沿的桥梁纽带。第一,选准配强支部班子。突出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选拔渠道和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将更多优秀人才纳入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来。第二,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和总结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新途径和新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机关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第三,不断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在各级党组织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完善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制常态化、具体化,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组织生活常态。
    聚焦长远发展,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
  没有高素质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机关党建工作。对于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除了选配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外,还应将如下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有效运用科学考评。首先,突出考核重点,实现单纯党务考核向综合考核的转变,将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把业务能力建设和争创一流业绩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其次,制定与落实科学的考核标准,实现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的转变,解决“少抓手”“软任务”“软指标”等问题。再次,创新科学考核办法,实现静态考核向动态考核、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的转变,解决传统手段“考核难”“评价难”问题,避免“突击应付、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二是积极推动机关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的交流。本着公平透明、交流时限、就近交流、考察反馈等原则,从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要求出发,促进机关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之间的交流。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机关党务干部队伍。首先,在政治上激励,通过完善表彰制度,把优秀的机关党务工作者评选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在思想上帮助,通过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党内探访制度,了解党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组织温暖。再次,在生活上帮扶,通过建立健全机关党务干部定期慰问制度,明确慰问对象、慰问方式及慰问物资发放标准,坚持在党务干部生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家庭变故时进行走访慰问,使困难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关怀。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