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隋炜凤 通讯员 李宜龙 张高伟 文/图
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在潍坊这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中,潍坊市博物馆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展示城市新风貌的窗口之一。今年以来,市博物馆通过举办陈列展览、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科技赋能的新场景,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典范。
陈列展览再提升 展现城市新风貌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文化产品。今年以来,市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出潍坊简史展、“金石华岳——陈介祺特展”、“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等历史类、艺术类、民族民俗类特色展览十余个。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举办的“金石华岳——陈介祺特展”,是市博物馆在汲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全馆之力精心打造的一个重量级、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创展览。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400余件,涵盖陈介祺旧藏青铜器、玺印封泥、陶文瓦量、石刻造像等门类及陈介祺信札、早中晚期书法作品,以及陈介祺金石交游和对家乡金石学的影响与贡献。其中部分文物展品是市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展出,力求让广大观众能够详尽地了解每一件展品,树立一个立体、全面、鲜活的金石学宗师形象,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备受期待的“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将于12月28日在市博物馆开展。潍坊象作为唯一以中国地名命名的猛犸象新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科普古生物门类资源的研究价值。此次展览通过化石实物、复原模型、还原生态环境等多元、精妙的展示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呈现潍坊象的体型结构、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根据馆藏最大臼齿进行复原的潍坊象模型肩高4.83米、体长8.50米、体宽2.20米、门齿长3.70米,证实为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象。潍坊象化石展览还巧妙融入临朐山旺化石、诸城恐龙等珍贵发现,将远古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协同演化历程徐徐展开,引领观众深入领略潍坊丰富的自然遗产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服务能力再提升 打造城市会客厅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公布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典型案例的通知》,市博物馆《以新的服务时空对标群众文化新需求》案例成功入选。
今年以来,市博物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自7月1日起,全省首家实施免预约参观制度,取消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的预约要求,市民可现场刷身份证进入,免去预约手续,解决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手机操作不便的难题。同时,为分散客流,带给游客更好的参观体验,市博物馆每日延长开放两个小时,至19:00闭馆,实现了分流错峰的精细化参观管理,广受关注。此外,市博物馆还配齐服务设施,新增阅览区、休息区,打造安全、有序、温暖的参观环境。
优质的服务和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截至目前,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三馆游客参观人数共计2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同时,还接待参加“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等百余名国外贵宾,打造成为潍坊城市文化会客厅。
社教活动再提升 构建城市新课堂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今年以来,市博物馆发挥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功能,通过“更好潍坊推介官”“孔子学堂”“博物馆大富翁研学行”等社教品牌,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科普体验等系列活动300余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增强他们的文化体验度。
“大家好,我是潍坊市博物馆更好潍坊推介官……”在今年市博物馆推出的“更好潍坊推介官”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推介官为游客讲解文博历史,受到了游客的赞赏。市博物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杨斐表示,“更好潍坊推介官”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解家乡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触摸历史,在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市博物馆推出的经典文化体验活动——大富翁之“字载春秋”,通过现场组队、小组PK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认识中国文字发展的不同载体;潍坊十笏园博物馆不定期组织“以漆为笔,尽‘扇’尽美”——文化遗产日非遗漆扇手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非遗漆扇的历史和制作技艺,近距离体验非遗艺术之美;潍坊风筝博物馆以丰富多元的风筝文化为载体,开展“携手鉴非遗,纸鸢乘东风”等不同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积极打造全市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科技赋能再提升 实现消费新场景
“太刺激了!直接就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近日,在潍坊风筝博物馆XR数字体验空间,一位小朋友戴着VR头显,沉浸在科幻世界里。今年,我市在潍坊风筝博物馆启动XR数字体验空间项目,利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将悠久的风筝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这种展示方式打破了传统陈列展览的静态体验模式,通过数字化交互手段,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通过精心设计的虚拟现实体验,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跨越时空的数字展览馆。在这里,他们可以亲身体验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从选材、扎制到绘画、放飞,每一个环节都如亲自制作一般。通过这种方式,游客不仅学习风筝的发展历史,更能深刻感知风筝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与风筝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风筝制作技巧,并亲手制作风筝。项目中的互动性设计,让游客有更强烈的互动感,不仅增加了他们体验的趣味性,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角色也从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文化体验的参与者。
该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近百万名游客前来体验,实现元宇宙体验、文创产品等文旅消费收入600余万元,充分展示了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巨大商业价值。
文创研发再提升 塑造城市新名片
在市博物馆文创商店,潍坊象“祥祥”主题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们追捧的“明星”,甚至出现“一象难求”现象。
市博物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成功打造“古韵新辉”馆藏文物系列与“这象有礼了”潍坊象文创品牌。通过多维度、多渠道融合文物元素与创意产品,共推出馆藏书画陶瓷杯垫、潍县同志画社便签本等10余款“古韵新辉”系列产品,潍坊象帆布包、冰箱贴、摆件等30余款“这象有礼了”系列文创产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各种兼具文化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文创产品不仅获得市民游客的喜爱,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大奖。潍坊市博物馆“吉象潍坊”潍坊象摆件荣获2024全省博物馆文创大赛二等奖;潍坊市博物馆联合歌尔创客公司共同报送的“鸢舞潍坊”风筝系列文创产品荣获2024“好客山东·山东有礼”旅游商品大赛银奖;“鸢聚堂·大有作潍”旋转折叠灯荣获山东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此外,市博物馆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在文创产品研发制作与销售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歌尔创客(潍坊)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联名研发馆藏文物系列文创共计24款;与麦田食品有限公司联名研发“吃亏是福板桥月饼”;与加菲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潍坊象祥祥”文化IP及雕塑、摆件等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