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菲
在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学府新城社区,居民出门步行不到15分钟,就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15分钟,在这里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
学府新城社区以棚改安置为特色,现有学府新城、梧桐园、大社区等5个小区,服务辖区居民1万余人。近年来,大家洼街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率先以学府新城社区为示范,打造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借鉴思路,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触手可及,打造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学府新城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大社区一期为圆心,向周围辐射1.5公里,‘串’起了街道综合文化站、口袋公园、文化党建展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党建文化商贸一条街等15个公共文化空间,让居民真正感受到了‘足不出圈,万事皆能成’的便利。”大家洼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程晓婕告诉记者。
“之前健身的地方,因为距离太远总是不方便。现在好了,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街道综合文化站健身,而且楼下就是小吃街,吃饭、运动都特别方便。”学府新城社区大社区二期居民孙文龙说,这个“生活圈”让他生活更轻松、日子更顺心。
12月20日,记者在大家洼街道综合文化站看到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居民在这里或排队练舞、或挥毫泼墨。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有舞蹈室、棋牌室、运动室、阅览室、书法室等十余个功能室,还高标准打造了一处超然书房,该书房藏书量达8000余册,全年免费对居民开放,丰富的场馆场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站舞蹈室离我家步行五分钟就到了,冬天在这里排练很暖和,每天排练完,还不耽误我接送小孙子,非常方便。”学府新城社区居民王永美感慨地说,有了这个文化站,我们社区的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社区更有活力了,大家更团结了。
依托文化站,今年以来,学府新城社区不断提高文化惠民质量,开展了“四季村晚”“七彩课堂”“爱心义剪站”等活动,让群众文化百花齐放。举办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以及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30余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还盘活了辖区文化设施资源,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的“文化加油站”。
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学府新城社区联合村居、物业公司、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四方共建联通,鼓励和支持“双报到”单位、红色合伙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管理,打造人人共享幸福的“德邻学府 和同新城”服务品牌,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次。
这样的15分钟“幸福圈”不仅为邻里社区居民带来了获得感,也是大家洼街道推进基层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山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荣获“山东省特级站”并荣获山东省“书香之乡”等荣誉称号。
“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重在品质,街道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整合优化公共文化资源,聚焦群众文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体系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幸福圈’。”程晓婕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