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 县域经济激活“新引擎” 改革硬招催生“强磁场”

市发改委多维度攻坚交出优异答卷

(2025年03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王瑗 通讯员 陈书亮 吴世鹏)近年来,潍坊市发改委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定位,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在能源转型、区域协同、城乡融合、营商环境四大领域系统施策,多项指标领跑全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能源革命,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市发改委紧抓“双碳”战略窗口期,构建“风光储氢”一体化能源体系。诸城、高密等4县市入选全省首批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县,14个光伏项目、9个生物质项目纳入升级盘子,数量均居全省首位;陆上风电试点总容量达183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煤电清洁化改造同步推进,关停落后机组12万千瓦,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省级库、数量全省第一。惠民工程精准落地,全市公共充电桩达1.36万台,中心城区形成“1公里充电圈”,乡镇直流充电站覆盖率100%,年服务新能源车超500万辆次。
  区域协同,青潍同城化树标杆。深度融入济青都市圈战略,与青岛签署同城化协议,打造“规划同图、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服务同享”发展模式。2024年,“青潍空铁快线”开通半年输送旅客超30万人次,带动两地旅游业增收近亿元;潍坊北站升级为区域交通枢纽,高铁班次密度提升40%。产业协作纵深推进,支持海尔卡奥斯在潍坊的联盟化工、东方钢管等500多家企业推广落地,海信、特来电等龙头企业在潍坊布局网络,青岛啤酒等企业把潍坊作为重要合作伙伴,青潍两地产业协作更加紧密。公共服务一体提升,13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一件事”实现跨域通办,医保实现两市定点医药机构“一卡通”。
  城乡融合,县域经济激活“新引擎”。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强产业、优服务、聚人才”三大工程。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08%,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显著,新增省级“雁阵”集群3个、“头雁”企业6家,元宇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0个,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0.61万人,同比增长3.46%。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争取政策性资金12.6亿元,新建益都中心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实验室、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三期等18个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县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效。强化体制机制保障,2024年实施省级新型城镇化项目51个,全年投资122.44亿元,完成投资计划105.5%;申报2025年省城镇化项目72个,年度计划投资124.12亿元,支持诸城市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青州市以“文旅赋能”为主线探索“产景城”融合机制,两项经验均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营商环境,改革硬招催生“强磁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落实,办结修复事项3415件,信用修复率同比提升15%。开展工程招投标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历史沉淀保证金1700万元;出台投标保证金减免制度,免收211个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1.9亿元。金融支持精准发力,以构建融资协调机制为抓手,强化政策协同、优化金融服务,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落实,2024年,走访经营主体20.6万家,协调辖区银行机构累计授信12076户次、金额241.75亿元,发放贷款201.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