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个“支架” 探索“五步”教学

潍城区健康街小学创新路径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5年03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李静 帅忠红)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潍城区健康街小学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三维五步”支架式习作教学,搭建内容支架、方法支架、评价支架,明晰“写什么”“怎样写”,以及“怎样评”“怎样改”,通过习作指导、学生练写、师生评价、习作修改、习作展示五步来实施习作教学,提高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习作表达水平。
  打造三个“支架”,提升学生习作素养。内容支架是指紧扣每一次习作的目标,通过任务情境、典型示例等不同形式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帮助学生链接生活,打开习作思路,丰富习作内容。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性的活动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情境中捕捉习作信息,生成习作素材,让学生每一次习作都有具体的内容抓手,言之有物。方法支架是为学生提供必需的、适合的方法或策略上的指导,突出每一次习作的重点,突破每一次习作的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有效提升习作质量。评价支架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三个方面。评价标准与目标要有一致性,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具有多元性,强调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反思、自我修改。作文评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因此要重视小学作文评价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写作中体验到成就感,树立信心。
  探索“五步”教学,让学生爱习作会习作。习作指导涵盖两个板块,搭建多种形式的内容支架,设情境,贴生活、调动学生积累,开阔习作思路,丰富习作内容。搭建有效的方法支架,通过赏例文、炼方法,在阅读中提炼完成习作必备的、有实效的几种方法,供学生选用。学生练写则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明确要求,整理思路,自主完成习作。师生评价环节,搭建起多元评价支架,以评促改。为学生推荐同伴佳作,加上适当的“点评”,供学生参考、比较,让学生在阅读同伴佳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习作方法,同时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为下一环节的修改做铺垫。习作修改则是以原稿、修改提示和修改稿的呈现,引导学生在原稿与修改稿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习作方法,并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修改中体验到成就感,真正实现习作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习作展示环节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习作展示。设计多种主题,打破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时间和形式固定的限制,让习作融于生活,在交流展示中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开拓习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