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025年06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亚妹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保人民群众在各项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主人,并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为了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奔向全面小康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与超越
  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有许多重视百姓、爱护百姓的论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者,国之根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在国家治理中,强调施行仁政和德治、顺应民心,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些忧民、爱民、利民、养民、保民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执政理念,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我们党凝聚磅礴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始终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发展与超越。
    奋进新征程,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日子越过越好,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党同样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抓,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初心,不断奋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