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新业态

“云”上产业园链动全国

(2025年07月0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芒种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一介绍公司智慧农业产业。
  □本报记者 方文婷
  从云眼智能识别病虫害,到AI全周期生长模型;从链接全国农产品订单,到生产质量全过程追溯;从搭建数字农业产业园,到打通产业链前中后端……在青州市,有这样一个“数字农业大脑”——芒种集团,它能全面覆盖农产品生长、销售过程,“云”上带动产业链各环节。
  走进山东芒种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链动全国的数字化大屏、监测作物生长的现代化设备,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正实时显示着千里之外农田上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和气象预警。具体到应用层面,芒种集团如何为智慧农业赋能?可以顺着农业产业链条,从一个产业园区、一个植物工厂看起。
  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的威县数字农业产业园里,一块LED显示器正实时更新着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以及营养成分数据。往地上看,这里每隔10米至15米,土壤中就有一个检测点,大数据能自动结合检测结果,操控智能水肥一体机,将调配好的营养液精准滴灌至蔬菜根部。抬头看,这里还遍布着“农嗨云眼”,能自动上传农作物生长图片,结合AI全周期生长模型,大数据即可在毫秒内作出判断病虫害信息,并快速形成防治建议。
  在杭州富阳草莓植物工厂,遍布其间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正实时监测着环境温度与基质湿度,自动巡检机器人来回“巡逻”,观察着草莓的生长状况,LED植物光照、垂直立体种植、智能水肥供给等新技术,助力草莓克服对生产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依赖,实现周年生产。
  智能温控、水肥一体、自动喷淋,一座座数字农业产业园、一个个植物工厂,处处彰显着科技感。像这样的数字生产场景,芒种集团在全国已搭建了30余个。
  “除LED植物光照技术外,生产场景内所有‘黑科技’都是企业独立研发的,采集到的各项数据最终都汇总到‘农嗨云’App中,这是企业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研发出来的‘数字农业大脑’,能为种植户提供包括可视化管理、数据化分析、智能化决策、标准化种植在内的解决方案。”山东芒种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一告诉记者。
  从“一粒种子”被种植到广袤田间开始,其生长全过程便都在“农嗨云”的呵护之下,智能温控、浇水施肥、病虫诊断……基于这个“数字农业大脑”,种地彻底变成了“技术活”。
  芒种集团还将数字服务延伸至消费端,进一步丰富了供应链的业务场景,向上、向下延伸供应链条,打通产品流通体系,形成订单农业新模式。
  透过“地主网”大屏,来自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的实时订单、需求量全部清晰可见。芒种集团搭建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供给端、需求端提供了一个双向洽谈平台,形成了“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产定销”的服务模式,大幅扩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交易速度。
  在青州市王坟镇,青涩的山楂挂满枝头,不等进入成熟季节,这里不少山楂早已被预订。不久前,上海万果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地主网”与青州山楂品牌联盟展开洽谈,小小的致富果即将乘着数字的东风,远销全国。去年,芒种集团农产品交易额突破30亿元,合作涉农企业5000余家。
  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芒种集团服务触角已经延伸至整条产业链,海量的算法代码正在广袤田间转变成“丰收密码”,在泥土与云端之间重构农业生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