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振波:描绘家乡新画卷

(2025年07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振波在小龙河边写生。
  □本报记者 齐英华 文/图
  跟山东省美协会员邓振波的采访约在昌邑市柳疃镇邓家庄村,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他是邓家庄村人。初见他时,眼前之人似乎很难跟屡屡参加国展的画家联系在一起。
  画室设在小院的南屋,画台上摆布着绘画工具、材料,西墙边立着前不久完成的《侗族少女》。邓振波出生于1973年,自幼喜爱书画。初中毕业后,他干起个体纺织工作,无论多忙,从未放弃过对绘画的热爱,一有空闲时间就照着书临摹。
  在一次裱画时,邓振波与当地一位画家一见如故。“参加国展才是正确的方向”,对方一席话,似指路明灯,照亮邓振波前行的路。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邓振波更加努力地学习。
  2016年,邓振波离开纺织行业,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绘画中。2017年开始潜心作画、参展。2020年是邓振波绘画创作路上的转折点,他认识了中国美协会员、现山东省美协理事李强,两人亦师亦友,相处十分融洽。李强告诉他,可以用油画参展,并可以指导他创作。自此他深深地迷上了油画,自己的绘画水平也站上了新起点。
  写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邓振波到潍坊青州古城、广西侗寨采风写生,创作了一批油画作品,三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2022年《侗寨欢歌》入选“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览”,《侗寨暮色之三》入选“悲鸿风度·首届油画双年展”;2023年《黄昏奏鸣曲》入选“2022·美丽湾区——中国画、油画、动漫作品展览”。
  为搜集潍坊古建筑素材,他自驾到青州,走在铺着青石的青州古城大道上,看到古街巷、阜财门、偶园等,他内心感慨万千,想着一定要用自己的画笔描绘这些好风光。潍坊十笏园、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昌邑姜氏祠堂等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印记,周边的和美乡村是他灵感的源泉。
  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展,是邓振波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方向。他把昌邑农村生产生活的场景,用少数民族人物服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参照潍坊青州古城的老房子等创作了油画作品《醉美家园》,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
  “我将继续用手中的画笔、刮刀把潍坊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如潍坊的风筝、十笏园等,用油画语言表达出来,宣传潍坊的发展变化、人民的朴实无华,让全国了解潍坊,让世界知道潍坊。”邓振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