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爽
清晨的校园,何兴波老师的身影总是早早出现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学生。作为一名拥有十五年党龄的教师,自2011年扎根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以来,他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扛在肩头,从初登讲台的青涩,一步步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成果斐然的学科骨干,用赤诚与智慧诠释新时代党员教师的担当。
“课堂就是教师的战场,创新是制胜的法宝”,这是何兴波常挂嘴边的话,他把课堂作为锐意创新的舞台。物理课堂上,他妙语连珠,将幽默的语言和鲜活的生活实例融入教学,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学习。他潜心钻研、反复打磨的《中国古人的“点石成金”》课例,更是凭借对学科融合的深刻把握,在山东省跨学科课例大赛中获得“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案例”荣誉。
作为班主任,何兴波的管理模式如春风化雨。他通过民主班会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将外在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心的承诺。他坚持“早到班、晚查寝”,清晨用笑容开启学生的一天,夜晚用陪伴传递无声的关怀,这份细致入微地守护,让班级连续多年保持“零重大违纪”,成为全校的纪律标兵。尽管他管理严格,但学生们却是亲切地叫他“波哥”。对于学生来说,这个严厉的何老师,是会俯身倾听他们的烦恼、为点滴进步喝彩、困难时刻坚定守护在他们身边的人。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共鸣”。何兴波老师用一片赤诚,在三尺讲台上点亮学子心灯,书写着新时代党员教师的担当,以润物无声的坚守点亮学子的逐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