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是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决策和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途径。新时代新征程,调查研究依然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掌握科学方法,发扬优良作风,大力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想 激发调研内动力
思想上重视是开展好调查研究的重要前提。
提升政治站位是关键。作为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调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分析和把握问题,确保调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不仅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厚植为民情怀是核心。党员干部当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将调查研究视为践行初心、贴近民情、纾解民困的重要途径。在调研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只有心怀百姓,才能激发不竭的调研动力,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强化责任意识是基础。党员干部需认识到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职责所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责任制和问责机制,对调研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调研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能 练就调研硬本领
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关键。
坚持守正创新是提升调研效率与科学性的核心策略。党员干部需继承传统调研方法的精髓,如访谈调查、典型调查等,同时要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高调研结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提高分析研判能力是确保调研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从复杂的现象中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调研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学习培训是提升党员干部专业素养和调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调研能力。同时,还要注重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调查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实 锤炼调研实作风
求真务实的作风是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坚持实事求是是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靠的根本。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要敢于直面问题,全面真实地了解实际情况,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靠。
坚持问题导向是提升调研针对性的关键。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确保调研成果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要注重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建议和措施。
效 取得调研真实效
注重调研成效是确保调查研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注重调研时效是确保调研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政策措施的基础。对于热点问题和领导关注的重要问题,党员干部需集中力量、快速反应,形成客观、成熟的调研成果,为高效处置、科学决策赢得时间、提供参考。
注重调研成效是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核心。调查研究绝非“纸上谈兵”,而在于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党员干部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加强调研成果转化是确保调研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要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政策措施推动问题解决和事业发展。要注重加强调研成果的跟踪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调研成果切实生效并持续发展。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是对上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有调查研究的意识,让调查研究成为习惯、成为常态,成为一项重要基本技能。只有在调查研究中“一究到底”“究出对策”“开出良方”“为民谋利”,拿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魄力,立足“民生之本”,和群众“同频共振”,才能做实做细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为阔步迈好新征程汇聚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安丘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