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渔人” 提升“新渔技” 塑造“新渔品”

我市“三新行动”激活渔业发展新动能

(2025年07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刘元超)渔业既是大农业的重要板块,也是海洋经济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我市锚定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实施“新渔人”培育、“新渔技”提升和“新渔品”塑造“三新”行动,通过锻造高素质渔技队伍、构建科技化渔病防控体系、创新精准化服务机制,推动渔业技术服务效能全方位提升,为渔业现代化发展筑牢根基。
  内外联动强本领,锻造高素质渔技队伍。聚焦基层渔技员能力提升,我市积极推行“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促转化”模式。今年以来,组织40名渔技员参与各级线上线下培训15次,选派2名骨干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专攻生态养殖技术。同时,邀请省内10位专家深入基层,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指导。
  今年6月12日,第四届潍坊市渔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寿光市举行,来自全市的31名选手参加比赛。据悉,我市通过举办四届全市渔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出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技术能手1名、市技术能手3名,在行业内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渔技员业务水平提升。
  科技赋能筑防线,构建渔病防控新格局。为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风险,我市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合作共建潍坊市渔病防治医院。该院配备近100台(套)设备,与省渔病防治总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申请16万元专项公益检测资金,为全市养殖企业提供免费检测300批次。此外,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共建潍坊市渔病远程诊断系统,实现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远程、快速、实时诊断。该系统运行半年来,累计完成在线问诊150次,解决疑难病例40例。“实体医院+远程诊断”双模式协同发力,使全市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同比下降20%。
  “五位一体”优服务,精准助力基层发展。为助力“新渔品”塑造,我市创新构建“技术推广机构+专家+技术员+企业+渔民”“五位一体”联动机制,统筹40名基层渔技员组建10支技术服务团队,通过每月“技术下乡日”及专项服务活动,为养殖企业和渔民提供技术指导、病害诊断及防控方案等服务。此外,企业按需配合开展技术推广,渔民接受培训指导、应用新技术并反馈效果,实现技术服务精准化高效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服务224次,培训渔民770人次,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图谱》等技术资料3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