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达电声: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链新动能

(2025年08月0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刘元超
  在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于精密电声元器件的组装测试。这些融合了最新声学技术的产品,已广泛嵌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及智能汽车等终端设备,凭借稳定的性能与领先的品质,订单量持续攀升。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共达电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延伸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在激活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奏响了电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乐章。
  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共达电声始终以“用科技让声音更美妙”为使命,在声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树起技术标杆。从2001年在潍坊起步,到2012年登陆深交所,再到如今构建起“一核两翼”生产基地,企业已成长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百强、山东省声学领域的标杆力量,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是激活产业链动能的核心密码。共达电声组建了由60余名行业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累计拿下600余项授权专利,其中200余项为发明专利,主导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为产业链技术升级提供了源头活水。为打破国外企业在中高性能声学传感器领域的芯片垄断,企业早在2014年就组建专业团队攻坚MEMS声学传感器,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构建完整产业链,2021年实现新一代弹簧振膜结构芯片量产。此外,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建“电声联合实验室”,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了技术转化。其研发的HIFI智能音箱斩获第三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多款传声器、扬声器分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荣誉,这些创新成果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有力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以技术突破为支点,共达电声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覆盖“声光电”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在潍坊总部核心研发制造中心,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研发为产业链上游提供技术支撑;浙江基地专注汽车电子,为奔驰、宝马、奥迪等全球车企提供定制化声学方案,强化了产业链中游的核心竞争力;马来西亚子公司凭借区位优势辐射东南亚市场,为产业链下游拓展了新空间。
  在强化产业链韧性方面,共达电声以科技创新夯实供应链根基。
  企业构建了“三级供应链体系”,战略供应商占比达50%,优选供应商占比35%,备选供应商占比15%,关键物料实现双源供应,并与英飞凌、ADI、村田等国际巨头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保障了15年长期供货承诺,更通过技术协同提升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精心构建研发网络布局,潍坊制造技术中心聚焦新材料新工艺,深圳智能硬件研发中心专注汽车电子与光感技术,上海汽车电子研究院致力于车载及消费系统研发,让全球创新资源高效融入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人才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共达电声实施“鲲鹏人才计划”,构建金字塔式人才结构,组建起4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通过“外聘顶尖专家+内育青年骨干”的模式,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进而赋能产业链升级。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延伸,从供应链强化到人才集聚,共达电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激活电声产业链的新动能。这家扎根潍坊的声学龙头企业,正通过持续科技赋能,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