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彭庆玉
近年来,寿光市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始终坚守“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党建为引领,将惠民宗旨贯穿教育全程。通过整合集体教学、自主游戏、蔬菜特色课程、习惯养成教育及家园共育等多元板块,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这所充满活力的幼儿园,正以扎实的行动深刻诠释着“幼有所育,育之更优”的时代内涵,为幼儿的成长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画卷。
党建引领,趣学启智润童心。走进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幼儿园以党建为引领,将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主阵地。
“在这里,教师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创新,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寿光市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巧妙地将“超市购物”场景融入教学,让幼儿在扮演顾客与收银员的过程中,轻松掌握数与物的对应关系,了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分享、创编演绎、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表达、善于倾听。
先锋示范,游戏激潜能促成长。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自主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快乐成长。
从建构游戏区的积木城堡,到角色表演区的医生、厨师、消防员角色扮演,每一个游戏区域都充满了无限可能,激发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们通过不断尝试与调整,空间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角色扮演中,他们迁移生活经验,模仿社会角色,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这些游戏活动,不仅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更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环境赋能,菜乡探课程育情怀。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蔬菜园本课程。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幼儿们全程参与蔬菜的种植过程,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种植技能,更培养了呵护生命的责任感和尊重自然的敬畏心。同时,幼儿园还将蔬菜园本课程与五大领域相融合,让幼儿在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用绘画记录、用数学统计、用语言讲述。这种跨领域、真融通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
习惯养成,自然润品质奠基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在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们注重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行为。从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小事做起,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学会自律。班级通过开展“自理能力大比拼”等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竞争中成长、在挑战中进步。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按时午睡、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习惯,实则是幼儿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群连心,协同筑根基共育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之内,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深知这一点,因此积极搭建家园共育平台,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根据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为家长制定了详细的家庭实践任务清单。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家园共育的共同努力,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良好学习品质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持续强化和巩固。
多维评价,蓄力正能量促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位幼儿在品质培养方面的提升水平,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构建了“主体多元、内容多维”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幼儿的成长结果,更注重对幼儿成长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幼儿、同伴和家长等多个方面,评价内容涵盖培养兴趣、学习态度、习惯养成等多个维度。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园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进步,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寿光市洛城街道中心幼儿园深耕幼儿学习品质培养领域,积极开展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幼儿园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惠民服务为宗旨,持续优化“幼有所育,更有优育”的教育体系,构建起多元化教育模式与人文化培养路径,持续为幼儿成长筑牢根基、赋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