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明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近年来,高密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以“清廉高密”品牌为引领,以清廉单元创建为抓手,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共建”工作思路,推动清廉建设深度融入发展大局、社会治理,着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
突出政治建设,把准清廉建设“总基调”
政治清明是清廉建设的核心。深入推进清廉高密建设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顶格推进凝聚合力。市委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清廉高密建设的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措施,逐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分工,明晰“干什么”“怎么干”,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将“清廉高密”建设情况作为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日常监督重要内容,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推动建立市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挖彻查,震慑效应更加明显。树牢“党员干部之家”理念,对2人实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5人,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坚持由“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严查“一把手”违反程序作决策、服务群众不上心等背后存在的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问题,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3份,以“同查同治”督促责任单位完善制度体制、清除梗阻问题,护航现代化新高密建设。三是全力守护民生福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整治,建立民生实事交账对账验收机制,按月督进度、促成效,推动办成民生实事12件,以群众“幸福指数”擦亮“清廉高密”品牌。如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字化程度不高等现状,将全市村集体资金收支等59万余条数据导入“融合监督平台基层版”,运用大数据赋能“三资”监管,督促职能部门开展“三资”清查工作,已累计清理资源3.1万亩,清收债权3519万元,有效守护村集体“钱袋子”。
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清廉建设“渗透力”
管好权力是清廉建设的基础,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坚持从腐败产生的源头入手,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围绕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权力运行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让权力清廉高效阳光运行。一是融入日常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分层分类开展廉洁教育。突出与部门职责相契合、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把着力点放在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以及规范权力运行、降低廉洁风险上,先后对24名新任部门单位“一把手”进行个性化任前廉政谈话,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扎实开展廉洁教育精准推送,依托“山东通”点对点推送功能,在干部提拔晋升“楼梯口”、出国(境)等重要节点,向干部个人推送廉洁提醒、纪律要求或典型案例,督促加强廉洁自律;在警示教育会、市委党校各类培训班上,播放警示教育片、发放廉洁教育资料,3.5万余名党员干部受教育。深化落实“片区协作+分类管理”“两会三报告+清廉单元推进”等机制,确定夏庄镇、柏城镇等示范点先行先试,推动履行听取基层声音、查处基层问题、减轻基层负担等7大功能,相关做法在《山东纪检监察》刊发。二是融入行业监管。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聚焦项目实施、执法监管、行政审批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护航发展行动”。设立15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并聘请20名观察员,对企业重点诉求问题建立督查联动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广领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实施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助力党员干部用心用情为企业排忧解难;深化与市信访局、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问题快交快查机制,严查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问题,以高质量监督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比如,清廉国企建设方面,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制约,加强廉洁风险常态化防控,推动清廉国企建设嵌入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自2024年以来,先后优化调整一个派驻组专门对财政国企进行监督,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开展国企巡派联动巡察和涉企执法领域专项检查,摄制《凤城镜鉴》警示片,分别在全市和国企系统警示教育会上播放,取得良好警示效果。三是融入基层治理。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围绕监督保障2026年村居换届,建好用好“一会三报告+X”工作机制,深化涉村居党员干部信访举报专项整治,进一步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积极运用“监督一点通”平台和清爱文化园、晏子文化馆等“一镇一品”特色廉洁阵地,强化对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有效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比如,注沟社区借助“一园一馆”优势资源,设立“清爱议事厅”,并借助“书记访谈日”活动,推动解决群众各类矛盾纠纷72个。
强化文化浸润,拓展清廉建设“主阵地”
干部清正担当是清廉建设的决定因素。高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是春秋名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内阁大学士刘墉的故里,有“三贤故里”之美誉。实践中,重点围绕名人、名品等下大功夫,不断提升廉洁文化思想感染力、文化传播力、品牌影响力,推动清廉高密建设见行见效。一是深挖廉洁文化基因。成立县级廉洁文化建设中心,加大对先进经验的宣传引导。立足高密“三贤四宝”,指导各部门单位深挖本地古圣先贤、革命先辈、先进英模的勤廉事迹,打造高密名人家风馆等廉洁地标10处。开设县级清廉讲堂,每季度举办一期,通过解读讲授等方式,集中展示高密历史上的清官廉吏事迹,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积极组织参加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大赛,创作《三贤话廉》等精品力作92部,8部作品获奖,其中二、三等奖各2件,获奖数量质量位居各县市区前列,有力提升高密廉洁文化传播力。二是厚植廉洁文化沃土。立足莫言文学品牌、红高粱文化的资源优势,建好用好莫言文学艺术馆、清爱文化园、王干坝红色教育基地等“四馆二园一基地”,打造“高密廉洁文化地图”,采取实地游览等沉浸式体验,使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廉洁文化浸润。运用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等本地特色,打造反腐茂腔戏《初心永恒》、剪纸《纸上有“止”》等廉洁文创作品,不断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牢牢把握融媒体时代特性,短视频《高密刘氏—明月清风 廉韵悠长》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播发,有效传播高密优秀廉洁文化。三是打造廉洁文化品牌。在全市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国企、清廉村居等清廉单元“六创”活动,分领域制定清廉单元建设工作指引、工作标准,坚持“多烧脑、不烧钱”,督促牵头部门单位立足工作实际和行业特色,确定1-2个示范点先行先试,目前已打造“清廉税务”“凤城廉警”等6个清廉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廉洁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形成各部门单位同向发力、齐抓共促的生动局面。针对清廉建设各领域不同特点,谋划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先后联合市委党校、市妇联等部门单位,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党校”“凤城廉韵 清风润家”清廉家庭建设月等活动19场次,持续培育崇廉尚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LED显示屏播放廉洁公益广告和廉洁警言,让党员干部群众在休闲活动时,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熏陶,让清风正气在高密蔚然成风。
(作者系高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