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视域下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5年08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双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精神财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多元通和生态模式,而蕴藏着丰富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的儒家文化又是其重要内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涵盖伦理道德、政治理念、教育思想等诸多领域,其思想体系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行为和价值观。是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把握儒家文化之大体,深入探究儒家文化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为“两个结合”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儒家文化则蕴含着五大突出特性的核心元素。一是儒家文化具有连续性。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理念,到历代儒者对“五经”的注疏阐释,再到科举制度促进儒学的普及与发展,儒家文化以文字典籍、教育体系、制度设计为载体,构建起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脉络,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明之源。二是儒家文化具有创新性。这集中体现在不同时代儒者的“返本开新”,从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家伦理相融合构建“天人感应”体系,到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辨形成“理气论”,再到明清史学强调“经世致用”,始终在不同时代语境中实现自我突破,展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三是儒家文化具有统一性。体现在“大一统”理念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逻辑,将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滋养出文天祥等体现儒家气节的忠烈典范,成为维系国家统一与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四是儒家文化具有包容性。突出表现在对多元思想的吸纳融合,先秦时期在与墨家、道家的论辩中丰富内涵,汉唐时期接纳佛教思想经长期融合演变最终于宋明时期形成宋明理学,近代以来又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探索“中体西用”,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实现多元思想的融合共生。五是儒家文化具有和平性。“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明交往逻辑。从古代丝绸之路“协和万邦”的实践,到历代王朝“偃武修文”的治理倾向,再到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儒家文化崇尚和平、反对征伐的精神特质一脉相承。对这些核心元素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家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理解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性意义。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需要从思想深处把握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哲学思维与价值理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文化土壤。宋明理学构建的“理气相依”哲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形成跨时空对话:朱熹“理一分殊”的整体观蕴含着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强调认识与行动的统一。这种既重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又强调现实实践的思维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特征高度呼应。
  当代儒家文化研究需要超越单一学派视角,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现代治理的有益资源。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说明我们今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从乡约族规、家训家风的传统规范中发掘基层德治经验,为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文化支撑。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通过创造性诠释,使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配,进而转化为现代治理效能。这既是激活中华文明生命力的重要路径,更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创新实践。
  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辐射力:其核心影响区虽起源于中原,但其文化辐射范围不仅覆盖整个中华大地,更随着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扩散至东亚、东南亚,甚至通过近代以来的文化交流远播欧美,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这种文化影响力符合时代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儒家文化的连续性使其具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它并非仅存在于古籍文献或博物馆中的历史遗存,而是至今仍深刻影响社会伦理、家庭观念、价值取向的现实文化形态。作为儒家文化重要载体的孔府、孔庙、孔林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存儒家经典文献数以万计,从“四书五经”到历代注疏、家训、乡约,构成了庞大的文献体系;祭孔大典、传统礼仪规范等仍在活态传承,各类儒家文化主题的教育实践、文化活动持续开展。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涵养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儒家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篇章。
  (作者单位:高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