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雪婷
阅读提示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定不移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这一思想的光辉照亮党员干部的心灵,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其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作风建设,目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群众路线,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中流砥柱,其作风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督促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既严于律己,又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履行责任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