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鹏
货运物流是要素流通的基础支撑,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商业银行应聚焦国家保通保畅政策导向,因地制宜、精准对接、区别对待,着力提高金融服务货运物流经营主体的触达率、可得性和覆盖面,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服务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服务范围。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跟进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政策要求,主动对接运输业货车车主司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等群体,选准、选好融资支持的重点项目和目标客户,支持货运物流企业、货车司机购置新能源货车,在满足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客户做到应贷尽贷。对申办营业执照期间的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市场主体,可比照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给予经营信贷支持。
优化融资模式。针对货运物流领域差异化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应灵活运用线上线下产品,有针对性地提供购置车辆、进货采购和线上小额贷款等融资服务。在货运车销售旺盛地区,由属地经营行优选合作4S店或加盟运营商,引荐货车车主办理商用车贷款。对货运物流经营主体小额短期费用支出,可按照“网点导入白名单、线上准入授信、自助申请用信”方式,批量导入名单并确定预授信额度,系统审批核定最终可贷额度,借款人通过掌银自助签约放款,实现贷款流程线上运作。
落实纾困政策。货运物流一头连着市场保供,一头连着生产经营主体。在疫情防控、保通保畅统筹推进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在坚持特事特办、快速响应原则基础上,强化纾困服务的连续性,切实缓解受困群体还贷压力。对因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货运物流客户,可合理采用贷款展期、续贷、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给予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货运物流客户的个人贷款,可采取设置宽限期、延长期限等措施,确保运输从业者得到有效帮扶。
(作者单位系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