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文/图
近日,奎文区举办了一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项目擂台赛,24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登场比武,各展风采,基层治理的“奇招”“妙招”“高招”迭出。
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向着“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加力奔跑,奎文区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秉持“一统四化八场景”理念,焕新社区活力,赋能未来发展,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奎文力量。
一个目标——
将社区建成居民的幸福家园
基层治理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就是将这份向往落地,传递幸福进千家万户。”奎文区委副书记李庆华表示。
目标就是方向。统观整个奎文区,共有居民小区715个,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383个,占小区总数的53.57%。“老旧小区改造点多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们借助城市更新契机推进治理,让各个小区绽放‘外美内秀’。”李庆华说,在治理中会把居民所盼、生活所需作为基本落脚点,牢牢把握需求导向。
据了解,具体操作中,奎文区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新建类、旧改类、建成类”三类社区因地制宜推进。新建类社区,系统性打造“一统四化八场景”体系;旧改类社区,通过改扩建和功能嵌入的方式补短板,逐步实现场景覆盖;建成类社区,采取设施嵌入、功能置换等方式,营造契合自身需求的场景。
精准对接居民的“需”,保障基层治理的“供”,奎文区三管齐下——
强化经费支持。设立1000万元社区发展基金,统筹用于“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建设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推动减负增效。建立完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严格落实社区事项准入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街两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
向着美好,向着幸福,奋力提升社区能级,系统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单元。“今年我们完成‘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建设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完备的建设标准体系,培育10个示范社区;明年建成30个标准化‘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后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李庆华介绍。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一场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正在中心城区铺展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将在奎文区惊艳亮相。
一条红线——
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灵魂
一条“红线”一条根,在奎文,以党建统领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
走进孙家社区,整洁有序的街道,宽敞明亮的便民大厅,温馨有爱的百姓食堂,目之所及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曾经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换了新颜。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做优做强‘三改三治三提升’社区治理,投资建设190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了活力十足的便民服务生活圈。”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光辉的带领下,党建工作为社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紧盯社区这个城市运行的“底盘”,瞄准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奎文区深入开展“织网扎根”行动,全面推进“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建设,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楼栋延伸,推动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服务体系紧密衔接、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共有网格408个,专职网格员408名,兼职网格员3400名,建立小区党支部306个、党小组962个。
“居民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奎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学刚表示。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
“这个议事活动形式很好,也很管用,上个月我们反映了小区公益活动较少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在广文街道九号大院小区美好会客厅门前,聚满了坐着马扎围在一起议事的居民,他们正在商讨小区治理中的问题。据悉,通过“马扎议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如何使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如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奎文在全域开展亲邻小区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向小区延伸,通过建立“小区亲邻议事会”机制,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统领,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各类社会组织和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
“红线”扎根,为建设“美好社区·幸福家园”聚势赋能。“实践中,我们强化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突出抓好4个方面。”田学刚介绍。
——扎牢基层组织根系。巩固深化“织网扎根”工作成效,开展“支部建在小区”全域提升行动,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架构,让组织触角扎根在小区、资源力量整合在小区、为民服务开展在小区、困难问题解决在小区。
——重塑队伍力量体系。突出社区“头雁”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治社好导师”,加强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锻炼,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打通发展上升渠道。建立以党员为主体的“红色友邻”服务队,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常态长效,凝聚起强大的社区治理力量。
——构建多方共建体系。做强社区“大党委”,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拓宽“社区合伙人”共建深度和广度,加大社会组织引育力度,引导新就业群体到服务区域社区报到,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迭代党群阵地体系。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推动现有阵地配套达标优化,以公共服务、党群活动、协商议事、邻里交往等功能布局建设高品质美好社区会客厅,科学布局“幸福汇·温暖家”睦邻服务点,打造群众幸福生活的“红色地标”。
用好党建这枚“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一个“更好的奎文”正款款走来。
一组场景——
让美好社区从梦想走进现实
一座城市是一个空间,更是一种生活,基层治理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焕然一新的环境让客户有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管理规范的国办物业将服务从单一的楼宇管理升级为匹配客户需求的“金管家”服务,全区域智慧安防系统带给入驻企业满满的安全感……随着金融街提升改造项目的启用,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去年12月刚成立的东关街道胜利街社区,地处市中心,其三分之二为商务楼宇,其中金融街楼宇5座、阳光100城市广场楼宇9座,分布有银行总部3家、中小微企业3377家,管理之难可想而知。
“我们加速构建社区、楼事会、物业‘新三方’关系,创新实践‘六心’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楼宇+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治理新路径。”胜利街社区党委书记王瑛进一步解释“六心”,即红色磁极聚心、红色物业暖心、楼事自治顺心、数智天地贴心、社交引力汇心、聚力共富交心。
一头牵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奎文把美好生活作为基层治理的价值归依。“围绕‘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建设,我们重点打造八大场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奎文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庄胜苓告诉记者。
润心场景建设宣讲名师工作室和基层理论宣讲驿站,开展“百人千场”社区宣讲和“家门口”的红色传承系列活动;亲邻场景打造“一站式”“传承式”邻里之家,推广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市集做法;服务场景深化“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善治场景深化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探索社区提案制度……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教育、康养、就业是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王书记,之前我收到过咱们‘社区微业’的宣传折页,我每天送孩子上学后有一段空闲时间,社区能提供适合我的岗位吗?”近日,北苑街道金都社区居民李女士找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致娟,打算给自己谋一份职业。
王致娟耐心解答:“咱们社区专门开设了能工巧匠手工坊、创业体验站、面食制作培训与销售、旧衣物回收等多个项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实现灵活就业。另外,你还可以到社区进行登记,我们将及时为你提供精准对接。”据王致娟介绍,通过“社区微业”项目,社区已经带动100余人实现创业就业。
民生有温度,幸福有热度,充分考量居民需求,奎文区除了润心、亲邻、服务、善治场景,还有教育、康养、宜居、微业场景。
向美向好向未来,大踏步向前的新奎文,充满无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