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 燕
通讯员 彭嘉钰 文/图
今年51岁的冯纪臣,家住临朐县冶源街道红新村,他把一块块普通的泥巴做成一件件精美的黑陶、红陶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
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红新村西南角的黑陶瓦盆制作技艺传习所,花盆、鱼盆、兰花盆、茶壶、茶碗等琳琅满目的黑陶艺术品让人大饱眼福。这些黝黑发亮的陶器,材质细腻、造型独特,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制作区,冯纪臣正在制作一个兰花盆,转、拍、刮、抹……兰花盆坯在冯纪臣熟练而简单的动作中渐渐成型。“制坯的过程最关键,决定了整个黑陶的质量好坏。黑陶的制作对泥土的要求很高,我选用海浮山脚下细腻、无沙、黏性大、韧性好的深层红岗土作为原材料,经反复筛选制作而成。”冯纪臣说,黑陶的制作需要经过取土、晒土、和泥、拉坯、制坯、修坯、雕刻、烧制等多道工序,从取土到烧制至少要耗费半个月的时间,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除了对土质要求高外,黑陶的烧制也十分讲究。走进冯纪臣的烧制车间,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高2米多的马蹄窑,可一次烧制500件黑陶花盆,最高温度能达到1100摄氏度。
“不同工艺品的烧制需要的温度也不同,所以用的烧制窑也不一样。”冯纪臣说,烧窑更是技术活,要有专人负责,一次性烧够26个小时再开窑,一件件“声如磬、黑如漆、亮如镜”的陶器最终大功告成。这样烧制的陶器破碎率低、成色好,可以使用上千年。
大力传承黑陶制作技艺
红新村制作黑陶的历史已有300多年,以制作花盆、水缸、水瓮等为主,凭借精湛的工艺,红新村的黑陶小有名气。
“我小时候就看家里人制作黑陶,对这项技艺情有独钟。”2014年,冯纪臣在红新村成立了黑陶瓦盆制作技艺传习所,深入挖掘当地陶艺,并将陶艺发扬光大。“以前村里制作的黑陶种类比较少,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种类。”冯纪臣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冯纪臣在抖音平台开设了“浮山泥匠”账号,讲解黑陶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黑陶制作爱好者学习。“现在,黑陶80%的销量来自网络,销往山西、四川等地。”冯纪臣说。
冯纪臣注重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他免费带徒弟,定期到学校讲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门技艺。“我免费传授黑陶制作技艺,喜欢的可以随时来学习。”冯纪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