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不进农田,也可知田间事,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点击一下,就能给蔬菜瓜果浇水施肥、控制温度、实时查看生长状态,且种出来的果蔬深受市民喜爱,产品还远销全国各地,订单络绎不绝。这是潍城区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现代化智慧农业取得的成果。6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于河街道庙埠村的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探究竟。
当日上午10点,在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农业大棚里,葡萄藤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果实,五彩椒长满了枝丫……
“这是我们种植的‘巨峰’葡萄,预计7月中旬上市。目前,我们已经跟全国各地的客商联系好了,等葡萄成熟,他们就会前来收购。”跟随农技师朱丙光的脚步,记者走进产业园内的3号大棚,棚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藤蔓上挂满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沐浴着阳光旺盛地生长。
瓜果蔬菜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控温?什么时候防病虫害?朱丙光告诉记者,农业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远程监测农作物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并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农作物始终处于最合适的生长环境。正是有了大数据物联网,不需要频繁地人工巡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能随时了解作物长势,做到及时掌控、精准施策,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这是智慧农业灌溉水肥一体机,这是叶片传感器,这是土壤温度传感器……”朱丙光介绍,每一个大棚里都有一个专门用来实现自动浇水施肥的设备,棚内有增温补光灯、高压喷雾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科技投入,种出来的瓜果蔬菜的品质才得到了保证,深得全国各地客商的信赖。
“过量施肥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生产力,还会引起严重的虫害问题。”朱丙光介绍,通过各个传感器返回来的数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功能,就能因地制宜实行灌溉和施肥,从而实现瓜果蔬菜“安心、安全、健康”的目标。
以品质赢得市场,科技的功劳少不了。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按照绿色食品标准,采用膜下滴灌水肥的方法,做到水肥均匀,增强了土壤通透性,达到了节水、省肥、增产的效果。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集膜下滴灌、温室滴灌、微喷灌等工程措施和灌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10号棚种的网纹甜瓜已经被河北的客商订购了,这个月的月底就能上市。”朱丙光说,客商从他们种植开始,就已经下了订单。预期价格可以达到每公斤16元。
智慧农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收入也很满意。”徐淑华是庙埠村的村民,平日里在产业园负责瓜果蔬菜的田间管理,每个月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日子过得很舒心。
“每当果实丰收的时候,需要大量人手,智慧农业产业园可以为附近几十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既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又让他们可以就近就业。”于河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马旺说,今后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培育新品种,通过线上线下,让他们种植的瓜果蔬菜香飘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