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6月26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上半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提升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强化政策保障,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固强补弱,全市公共文化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项目化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持续推进市县两级场馆建设,市图书馆创新打造24小时阅读空间和外国专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到2027年在全市城乡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有效覆盖、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以“超然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城乡书房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引导各地多元共建城乡书房,37家新建书房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市本级6家及全市部分新建成书房,以其优美舒适的环境、便捷周到的服务成为群众“新宠”和“网红”打卡地。
品牌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质文化供给有新加强。场馆阵地服务重品质更加暖心,全市12家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优势,坚持线上线下统筹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元化阅读服务模式,上半年开展阅读活动1066场次,接待到馆读者214万余人次。各级文化馆(站)打造群众终生美育学校,常态化开展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文化艺术普及活动。重大主题活动“抓联动”更为丰富,以“第八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为统领,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搭建群众文化展示平台,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受惠群众300余万人次。采取市县镇三级联动方式,举办群众性广场舞大赛、合唱比赛,1000多支队伍参赛,参与群众40万人次,成为最受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
机制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创新运管模式有新实践。探索建立委托运行体系,结合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在全市基层推广“文化议事会”制度,鼓励建立“文化合作社”,实现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自我管理、自主运行、自办活动;培育文化能人、文体团队、文化志愿者常驻基层文化阵地,全过程参与基层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供给。创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全市“两馆一站”业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广泛推动基层文化骨干全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与供给。建立健全服务效能考评体系,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