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文/图
作为以宣传弘扬古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为高密市增添了一张新名片。馆内展品皆来自民间,又回归乡土,它们刻着时代的烙印,见证了历史变迁。
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红高粱小镇内,收藏高密地方历史文化藏品数千种,涉及高密历史名人书画、地方匾额、地方古籍、地方票据、地方钱币、地方家谱、地方老照片、地方老印章徽章、地方扑灰年画等多个文化品类。藏品斑驳沧桑的外观下,承载着岁月往事,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步入其中,结合旧迹看新发展,让人恍若隔世。有些藏品可以说是填补了历史资料的空白。
高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人名士辈出。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三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久负盛名,誉满天下,承载了高密灿烂的文明。基于此,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以研究、保护和全面系统展示高密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整理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在高密的“活态生存延续”等为主要宗旨,展出的藏品无不体现着对当地历史的敬仰。
银在我国货币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尤以元宝著称,因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备受收藏者追捧和喜爱。清末山东带县名的元宝,传世以高密、即墨最为稀少,常见有五十两、十两两种。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藏有清末高密县十两、五十两银锭各一。其中,十两银锭重379克,五排戳记,分别为“高密县”“同治”“四年”“八月”“付方”;五十两银锭重1889克,上排戳记“高密县”,左竖排戳记“银匠傅申”,右竖排戳记“光绪年月”。傅姓在清代为高密大姓,有部分在南关以制银业为生。这两件元宝对研究清末历史和货币交易有重要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而文物收藏则是对历史的一种诠释和修补。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以实物和大量的文字介绍,展示高密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等,让市民在学习中得到启发。
未来,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将在馆舍建设、馆藏品保护以及管理制度修订和健全方面争取更大的进步,努力打造成向广大市民普及、展示高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图为高密市夷安文化博物馆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