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高宁宁 王承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稳住经济大盘、全力以赴拼经济,良好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新春第一会,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一号改革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始终紧抓不放。
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全力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监督工作重点,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激活营商环境的“一池春水”。
日前,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大问政”,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题询问。询短板、问差距,答对策、找措施,专题询问在面对面监督、点对点交流中,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市场主体关切,纾解营商环境优化难题。
精心调研 问前做足“功课”
“作为市场主体,大家对现行惠企政策了解得多不多?你们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有哪些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营商环境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现象比较突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筹备好这次专题询问会,真正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会前两个多月,相关准备和调研工作就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市人大常委会精心制定专题询问工作方案,对调研、询问等各个环节作出具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组成5个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同志带队,进企业、进园区、下基层,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开展调研,倾听一线声音,详细了解有关工作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调研期间,听取27个市直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组织召开座谈会40余次,联系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和基层群众380多人次。
同时,各调研组围绕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城市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等重点,分别召集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
各组对调研征集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共计153条。通过网络、新闻媒体、代表履职平台,向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题共12个方面122条,意见建议共7大类390余条。
直插末端、密集调研、广泛收集、仔细甄别,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一个个企业、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悉数“入账”。
“专题询问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对收集的每一条建议、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研究,把大家普遍关心关切的事项原汁原味搬进询问现场,确保问得实在、答得真实、结果管用。”市人大财经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聚焦“七个加力突破”,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就是要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经济大盘之“稳”,纾解市场主体之“困”。
从深入一线调研到认真收集问题,从上下积极联动到会前多次调度,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一场求实问效的专题询问蓄势待发。
精准选题 询问直击痛点
“有的企业反映,其产品创意被抄袭和模仿,使企业遭受损失;有的企业反映,知识产权维权成本过高,耗费企业大量时间和精力。请问下一步如何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执法、更好保护企业权益?”
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禚振鹤率先发问,拉开了本次专题询问的序幕。
“一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防范能力不够强。”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英杰坦言,知识产权案侵权容易维权难取证也难,现在又出现新型化、复杂化和高技术化的特点,导致侵权案件多发,维权成本较高。
直面问题不避讳,如何解决更关键。刘英杰胸有成竹,在加强监管上亮出了“组合拳”:加强行政执法,强化协作联动,形成联合打击态势,坚决遏制侵权假冒多发势头;深化多元化解,加强风险防控,推进社会共治,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目前我市招商引资政策有的内容不尽合理。下一步工作中将怎样更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高科技项目引进力度?”市人大代表王海明就此现场询问。
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局长郭兴平表示,在招商考核上,加大高科技项目的考核分值和比重;在制定政策上,更加突出对高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激励扶持;在政策宣讲上,加大政策整合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优化营商环境,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不论是引进的高端人才,还是招商的企业,都很看重子女能否有优良的教育环境。“调研中了解到,今年全市小学新生将迎来历史最高峰,许多城区小学新生入学数量接近翻倍增长。一些外来从业人员对孩子能否顺利入学感到担忧。请问教育部门,有哪些应对之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宋立军重点关注了城区基础教育工作。
“对于外地来潍从业人员,我们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安排子女入学,实施阳光招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优奖励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市教育局局长杜全平作出回答。
如何解决某些领域执法存在的乱罚、为罚而罚的问题?
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如何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市民……
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9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结合实际,纷纷提出问题,现场“辣味”十足。有关部门实事求是,诚恳作答,坦率应询。
提问,直奔主题、简洁明了,一浪高过一浪;回答,直面矛盾、务实有力,改进措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一问一答间,充分彰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
精细督办 整改务求实效
“对今天询问提出的问题,我们将逐条进行梳理,逐项制定措施,全力抓好落实。具备整改条件的,立行立改;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解决的,建立台账、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尽快见到成效。对于个性问题,采取点对点对接的方式,加快推动问题解决;共性问题,研究面上解决办法,形成政策措施,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问必有答,答必有果。副市长徐磊现场表态、郑重承诺:市政府将坚决扛起优化营商环境重大责任,着力抓好问题整改,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作为人大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一环,做实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更是着力重点。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根据常委会会议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专题询问情况,汇总整理形成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研究办理,并要求2个月内报告落实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行使监督权,综合运用调查、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形式,监督推动政策落实和突出问题整改。加快推进《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有关部门要强化问题导向,主动认领、对号入座、举一反三,推动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为打造更好潍坊添助力、激活力、增动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兆辉在专题询问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掷地有声。
应询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通过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认识到营商环境工作与企业和老百姓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将认真梳理排查,抓住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问不止“答”,更重于“果”。开展专题询问,最终目的是推动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将保持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以较真碰硬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写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