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通讯员 徐小勇 文/图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近年来,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定准专科医院发展“坐标”,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灯塔闪耀,引领心灵航船”医院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潍坊建设。
把握一个“领”字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党的正确领导是我们事业和工作胜利前进的根本法宝。干好事业,党的领导是中枢,“领”是关键。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党建领航铸魂。医院党委树立党建、业务“一盘棋”思想,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评星定级、品牌建设、主题党日活动中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在推动业务工作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医院8个党支部分别开展“党徽闪耀,护航百姓心理健康”“免费治疗惠民生”等“一支部一特色”活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一线。医院门诊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为市直卫健系统6个党支部之一。
医院党委开展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百日攻坚行动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一党支部走进潍坊市盛德养老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走进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门诊党支部走进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党支部走进经开区双杨街道卫生院,分院党支部走进奎文区新华医院和潍坊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让心理健康服务更公平、更普及。
通过党委核心引领,党支部凝心聚力,党员“医”心为民,医院建设了强大红色阵地、坚强红色堡垒,锤炼成就了红色先锋,凝聚起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坚持一个“实”字
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精神卫生问题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万千家庭的幸福。医院党委坚持以“政之所为”积极对接“民之所需”,在医疗服务中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医院连续3年在市直卫健系统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名列前茅。
医院党委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精神卫生服务。医护人员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尊重患者,服务患者为切入点,夯实基础护理质量,每天为有需求的患者订餐、购买水果及生活用品,定期组织患者洗澡、更衣、刮胡子、理发,陪同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及外出就诊;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一站式就医服务,全院实行“床旁结算”,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及跑腿麻烦;实行远程视频探视服务,架起了患者与家属沟通的桥梁;丰富住院患者生活,采取视频、讲座、宣传画、卡片、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健康的认识;节假日组织患者包水饺、猜灯谜、写家书、开联欢会、进行棋牌比赛等,开设“天使电影院”,定期组织患者看电影,为长期住院患者过生日,送贺卡,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积极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成立叙事护理、正念减压小组,发挥特色护理专科优势;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住院患者出院计划项目和“互联网+护理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
医院在完成昌乐院区康复楼改扩建项目后,稳步推进潍坊院区病房楼扩建工程,确保2023年12月前项目主体工程完工,2024年12月竣工投用,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突出一个“专”字
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党委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突出一个“专”字,用心打造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医院党委秉承“精神科做强、亚专科做精”的原则,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学科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省市级重点学(专)科数量居全省前列,精神科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老年精神科、心理测量科、临床心理科、抑郁症治疗科被评为“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专)科”,老年精神障碍诊疗专科被评为“市临床精品特色建设专科”。
在亚专科做精上找准发力点,医院党委关注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推行整合型治疗模式,成立心身医学科;发挥中医特色,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不断细化专业分科,大力发展儿少精神科、睡眠障碍科、酒药依赖科、强迫症治疗中心、中医科,满足不同人群精神心理问题就诊需求。
医院党委依托信息化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构建互联网医院,对接潍坊市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影像检查数据共享互认,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信息化支持,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瞄准一个“全”字
心理服务人人可及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努力的方向。医院党委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特点,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在全市构建起社会心理全程服务链。
2019年,潍坊市被列为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作为试点项目办公室,医院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找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建体系、搭平台、强队伍、优服务”等方面着手,精准施策,定点发力,打造了与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今年,医院承办了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交流会,将潍坊市试点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总结推广。
医院每年牵头组织实施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为市政府心理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抑郁症、焦虑障碍等发病监测工作,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开展此项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多方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六进”活动。精心编制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相关信息在新闻媒体发布。深入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及热线服务,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并将热线并入12345热线,每年为近3000名市民提供心理干预和疏导。深化心理健康服务校医合作,医院与潍坊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7所大中小学签署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校医合作协议,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搭建潍坊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云平台,平台纳入400余种心理体检量表,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潍坊心理”进行线上心理体检、心理咨询。医院多措并举,将心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让心理服务人人可及。
聚焦一个“久”字 “重精”管理省内领先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只有在持续改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厚积在全省领先的信心和底气。
医院连续12年牵头实施“潍坊市精神障碍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了潍坊市精神卫生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2022年,潍坊市在全省16地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综合评分中名列第一,打造了医防融合的“潍坊模式”。
医院承办了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会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交流会,对于高标准提升精神卫生工作成效和总结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州市、寿光市、高新区、潍城区等7个县市区开展“鸢都心行动”——全市基层精防人员能力提升系列培训,1200余人参加;医院4名首席公卫医师深入开展基层首席公卫医师活动,累计指导派驻地所在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家,指导次数30余次;指导各县市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疑似患者拉网式排查,全市共计摸排疑似患者2432人,确诊患者1976人;加强数据质控,查找我市患者管理的薄弱环节,每月对患者管理情况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并在全市范围内排名通报。
为健全医院、社区一体化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网络,规范患者诊疗、救治等,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一对一”业务指导关系,1至2名精神科执业医师包靠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口帮扶。8月,医院在全省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会上作典型经验分享。
2019年,潍坊市率先在全省开展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医院作为全市免费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今年前8个月,累计完成住院免费救治6618人次,免除费用2074余万元,门诊免费救治3.8万人次,免除费用465余万元。免费治疗政策的实施,使患者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患者规范治疗率和病情稳定率进一步提高。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医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现代医院管理能力,为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