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流天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钟读花

  岭,叫马驹岭;河,叫九曲河。
  那些年,我工作的单位,就位于马驹岭和九曲河之间,所以,每年中秋节之夜,便常常得其便,与家人一起,步于马驹岭下,徜徉九曲河边,观景赏月。
  岭上有树,由低到高,渐次升至岭顶。从岭脚向岭顶望去,树杪婆娑,构成了一个平滑、翠碧的斜坡,仿佛在流淌。
  月亮就从岭之东坡升起。“素月出东岭”,对于我来说,是写实。
  真的,月亮从马驹岭东面升起,那个冉冉的过程,真美,几可美妙绝伦。
  最初,只是看到岭东一片的橘红,那份橘红,横亘着,光芒四射,仿佛要喷薄而出;可以想见,岭东坡的树,也会因之被皴染,一寸寸,由下到上……橘红涌动的东坡,定然景象辉煌。随着月亮的升高,色彩渐淡,淡变为橘黄色,而且,这种橘黄色迅速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幻化为青白色,那份青,是一种黑青,有些暗,而这份暗,又恰好映衬了月辉的白。看到此种情景,就知道,月亮就要升起来了。
  果然,仿佛乍然间,月亮一下子就跳上了岭顶,圆润、饱满的脸面,笑嘻嘻地俯瞰着马驹岭。此时,马驹岭上,哗然一白,整个岭顶,都被月光普照了,月光顺坡而下,仿佛一坡“哗哗”淌着的流水,只是,比流水更加明洁,比流水多了一份温软的视觉感受。而一旦秋风乍起,岭树摇曳,岭上月色,又是另一番景象:月光浮泛、跳跃,似精灵在洁白的匹练上起舞,轻灵、迷幻,有着一种特有的夜的魅力。
  再举首,看高天,看月亮。
  天空,墨蓝、深邃,秋风淡淡,秋凉阵阵;月亮,圆润、饱满,清辉似溢、似淌,真个是“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徜徉河边,赏月,赏天上月,也赏水中月。
  夜已深,天上月,正挂中天,或者微微西斜。距离,仿佛一下子变得遥远了起来,月也似乎变小了,变小了的月,其亮度,倒是愈加强烈了,凝目视之,有一种逼人的刺目感。秋空依旧,月色依旧,只是那秋空、月色中,秋凉浓了。人行走河岸边,被秋凉笼罩着,沐浴月色之中,心顿然变得朗澈、爽透下来,游目骋怀,竟有一种翩翩起舞之欲望。像那月亮中的嫦娥,翩翩舞襟袖。
  河面宽阔,河水清浅,也流得平稳,没有大波大澜,有的只是一些砾石荡起的微波微澜;只是,河流拐弯处,会旋出一汪汪的水湾,水湾平静,无波无澜,清澈如稚子之心,纯净出缕缕清芬。
  一颗大月亮,投在流水上,月亮被流水揉捏、卷搓,一颗本是圆圆的月亮,不断地在改变着自己:蜷曲,舒展,扭身,回旋,像少女不断变幻着的舞姿——月亮在流水上起舞。
  月光,照在流水上,微波浮泛,月光就在微波上跳跃。水流向下,月光的跳跃,倒像是逆流而上,仿佛在执意寻找流水的源头。碎碎的月光,又仿佛一群群鱼儿在逆水而上鳞光闪闪,水面,如花盛开。
  月亮,投在河湾的水面上,湾水静如处子;水静,月亮也静,像一块洁白无瑕、温润内敛的碧玉,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个词来描写,就是“静影沉璧”。
  天上一轮明月,水中碧月一轮。天水相映,这个中秋夜,便有了一份大美彰焉。
  再举首,看天上中秋夜之月:缓缓而行,清辉四射……
  此情此景,你禁不住就想到了谢庄《月赋》中的词句:“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赋诗作词,好;引吭高歌,亦当无妨矣!